近年来,山丹县以优化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实现旅游交通网络全域覆盖为目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创新“交通+旅游”模式,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了61条“甘肃人游甘肃”甘肃乡村旅游乐享金秋精品线路,我县山丹军马场和李桥乡高庙村成功入选。

构建“快进漫游”旅游交通网

我县积极响应“全域旅游”战略部署,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一园二核三片区的发展布局”,实施S线山丹至马场二场公路、S线花草滩至焉支山景区旅游公路,山丹至大佛寺旅游景区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S、S等路网建设贯通,重点旅游景区实现安全便捷全关通,清泉、马营、霍城等乡镇的多个村社受益,路网把各景区景点串珠成线,形成一条条极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了全域旅游,为旅游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焉支大道、西大街、南环路、仁和西路南段等多条市政路建成通车,一条条城市“血脉”正在畅通,美丽宜居、整洁文明、特色彰显的彩虹城市正在变为现实,全县“通达四邻、互相协调、快进漫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为山丹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打造“五彩山丹”乡村风景路

今年,我县加强部门联动,注重公路与当地人文、风俗、建筑、农业相协调,植入自然景观与特色文化元素,打造地域文化风景“路”。展开乡村建设行动,以“禅意+徽派风”对佛山旅游公路沿线“如意花海田园综合体”核心区的清泉镇双桥村和清泉村房屋外貌进行提升改造,铺设彩虹步道米。一条条风景优美的彩虹道路,开启了“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乡愁体验”的乡村田园旅游模式,绘就了一幅“赏花海风光、品山丹美食、住双桥民居、听清泉故事”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成功举办以“崇尚健康运动·活力‘五彩山丹’”为主题的全民健身徒步活动,途经彩虹村庄、双桥民居、彩虹街巷、如意花海、彩虹玻璃栈道等景观,全程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让徒步者在前行中享受着绿色生态发展魅力,感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

同时,紧紧围绕山丹马场、焉支山森林公园、和谐特色商业街等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了五彩山丹精华游、生态观光休闲游、苍凉古道体验游、康养禅修静心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田园生态休闲游等7条精品旅游线路和年山丹旅游四季产品、节假日产品、特色文化和旅游主题活动、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等内容,编制了近期行动方案和远景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开发“甘凉咽喉”文化古遗迹

山丹汉明长城是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且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更是边塞烽烟遗迹的鲜活见证。沿线设有障塞、亭堠、驿站、古城等防御建筑及军屯据点,保存状况良好,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峡口古城则是甘凉古道上至关重要的一处古城关隘。在清朝之前,去往西域的车马人等,历经此地,必须经过此处关隘。峡口古城地处焉支山余脉和北部山峰夹持的峡谷当中,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近年来,我县依托独有的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大文化工程,坚持前瞻谋划,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总投资1.2亿元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凉咽喉风景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建设风景步道系统15公里,硖口古城风景区、金山子烽火台风景区二级驿站2处,约平方米,游客中心0平方米,停车场3个、旅游厕所3座,改造新河长城博物馆二级驿站1处,约平方米。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峡口古城、汉明长城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交通遗迹遗存逐步显现,焕发出新的魅力。

山丹将旅游资源与交通优势深度融合,使沿线各个景区的旅游资源连接为一个整体,并推动旅游市场由传统的“景点旅游、乡村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提升“交通+旅游”协调联动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拓宽文旅融合发展新空间,打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本,推动山丹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山丹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陆泊涵

审核:秦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