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盯“插花型”贫困县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底线性任务,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清零和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
年,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五个“插花型”贫困县区摘帽退出;
年,全市6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年,剩余户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上首次消除“绝对贫困”,全市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均增长9.5%,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增长33%;贫困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目标全面实现,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和贫困人口参保率均达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住进安全房,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完工;贫困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乡镇客运站覆盖率达%,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动力电全部到村,农村危改任务全面完成,共改造农村危房户,户人全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新居,贫困村村容村貌发生深刻变化。
牢记谆谆嘱托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他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甘肃视察,强调要深化脱贫攻坚,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我市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着力构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支撑、宣传引导、监督考核“五大体系”,全面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有效落实。市委成立市委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32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帮扶2个贫困村、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加强帮扶成效,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分管同志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行业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
同时,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分别与上级党委、政府签订责任书,推进脱贫攻坚目标、责任、措施全面落实,制定完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及问责办法》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构建起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县乡履行主体责任、行业部门全程指导服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紧扣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危旧住房改造、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保障、促进转移就业等重点领域,先后制定出台《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培育壮大贫困村农民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资源统筹,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配置,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一系列真金白银的特惠扶贫政策措施,也实实在在地惠及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山丹县霍城镇周庄村王晖年被识别为脱贫攻坚“边缘户”。在帮扶干部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王晖一家正通过发展蔬菜瓜果为主的“小庭院”经济、“打零工”等渠道进一步拓宽经济来源、增加家庭收入。
为有效解决祁连山浅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持续增收难、返贫风险大等问题,民乐县于年9月启动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把居住在海拔米以上的6万余名群众搬迁到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小镇。数万名居住在祁连山浅山区的贫困群众将彻底告别旧生活,搬入新家园。目前,已落实搬迁群众1万多户、4万余人。
贵在精准持续产业扶贫永续富民
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对全村户农户的亩地采取互换方式集中整合,实现按户连片,新建起0亩梨园基地,先后成立瑞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金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起蔬菜花卉、林果产业、观光农业短、中、远三期规划的长远产业。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西岔河村围绕巴尔斯圣山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专门成立西岔河村旅游互助协会,为10余户贫困群众开办的“牧家乐”提供旅游基础服务,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文旅服务产业,有效提升了稳定脱贫水平。
▲海升智能温室
近年来,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举,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做优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后制定出台《进一步支持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措施》《张掖市牛产业发展规划(—)》《支持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的实施意见》《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实施玉米制种、绿色蔬菜、肉牛养殖、优质牧草“四个百万”工程,发展壮大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优质林果、花卉“六个区域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优质肉牛、绿色蔬菜“两个百亿级产业体系”,支持农户发展“小庭院、小手工、小家禽、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2.4万亩,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91.5万头和27.5万头。全市65个贫困村落实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食用菌、花卉、小杂粮等六大特色产业面积10.1万亩,贫困村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培育“五小”产业个,涉及贫困户户,实现收入.43万元。
同时,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全市累计培训精准扶贫劳动力人次,帮助名贫困家庭农村劳动力输转就业;累计建成扶贫车间66个,吸纳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名临时性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已到岗,在全面落实原有名贫困户生态护林员政策基础上,向上积极争取新增生态护林员名已全部到岗。
接续砥砺奋战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春节期间,在我市全程创作拍摄的36集脱贫攻坚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速展小区”,原型来自于甘州区甘浚镇的速展村,秀美独特的村容村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速展村也是我市“两带四区四线”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的美丽乡村之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我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实施以“两带四区四线”为重点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实施产业发展、生态修复、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项、完成投资60.14亿元;各县区以城市郊区、旅游景区、乡镇街区、示范园区和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沿线、生态走廊沿线“四区四线”为重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实施重点项目项、完成投资50.1亿元,建成“全国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5个,甘州区前进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肃南县西柳沟村、东顶村入围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张民、张肃公路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见成效,全市乡村振兴由典型示范向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年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张掖日报融媒体记者乔伟杨静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