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古长城自汉代诞生以来便与丝绸之路相依并行,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山丹境内的汉、明长城是河西走廊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丹汉、明长城蜿蜒并行,且留存较为完整,被国内外长城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汉、明长城比肩而立陈礼摄
温情脉脉的绣花庙
近日,我们驱车前往山丹,寻访那里的汉、明古长城。
车过武威,驶入永昌、山丹境内,一路上秋天田园诗的感觉便有所变化,戈壁、荒滩、草坡陆续登场,这儿堆出一座角墩,那儿跃出一段残墙,路边的汉长城渐渐地又绵延成线,最后再次呈现出龙蛇之象。
绣花庙,是我们了解山丹汉、明古长城的第一站。著名作家马步升这样解读:“如果说,乌鞘岭是河西走廊的大门,凉州是大院和前厅,那么,到了绣花庙,便要进入河西走廊的卧室了。而绣花庙以西的大平原,便是河西的后院。”
从永昌到山丹的公里沿线是河西走廊的蜂腰地段,用“蜂腰”一词形容夹在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绿洲最形象不过,但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蜂腰的入口处正是在如今的山丹峡口古城以南约10公里处的绣花庙,出口在其北约30公里处的揣庄城堡。
绣花庙,显得温情脉脉,它之前叫做伏羌庙,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知道,中原王朝和少数游牧民族应在这里发生过多次战争。
山丹明长城保存较为完好并且容易观赏得到的一段,是从绣花庙到新河的长城口一带——这里地势较高,降雨量少,又因远离村落而较少受到人们生产活动带来的破坏。对于路过此地漫游丝绸之路的游客而言,在整个河西走廊,山丹新河的长城口是唯一距公路最近、城墙又较完整的地点。因此,往来的游客也就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在长城口停一下,抽出一点时间观赏长城、拍照留念。
长城口的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是游客必须要参观的打卡地,整个陈列馆为仿古四合院古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馆内展出的山丹境内汉、明长城、关隘要塞等图片和有关资料余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山丹厚重的长城文化。馆里还陈列有山丹境内出土的铜器、石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及工艺美术品,让人流连忘返。
山丹明长城烽燧张静摄
昔日田园牧歌的分界线
登上陈列馆的仿古烽火台,可以眺望到原野之上汉、明古长城的苍茫身影。在山丹境内,汉、明长城蜿蜒并行,两者相距10米到80米之间,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向并行,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绝无仅有。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年)霍去病驱逐匈奴、开拓河西走廊之后不久,即在河西北境陆续修建了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史书上称为“塞障”的沟壑、墙垣,用来阻挡匈奴,以确保刚开通不久的丝绸之路畅通。汉语中的“塞北”“塞外”就是由此而来的。而今天的人们则习惯称汉代修筑的这些沟壑、墙垣为“汉长城”。“汉长城”修筑的特点是挖掘出深沟的同时,再用这些挖出的土夯筑成高大厚实的墙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这些汉代遗存下来的防御工事,已被大自然消磨得像一道农民用来灌溉的土埂和水沟,在旷野上很不起眼,不了解的人往往要经专家指点才能辨识。
人们广为熟知的“明长城”,史书中及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的老百姓都称之为“边墙”。比起两千多“岁”的汉长城,至今才多“岁”的明长城自然要高大、完好得多了。所以,一般人们眼中看到的,都是明长城。在山丹广袤的原野上,一般在明长城的北边,相距不过一二十米,会看到汉长城。
虽然说到长城,人们都喜欢加以“万里”的前缀,但实际上有一个常识得了解一下,一直到清末民初,文人学士们在对长城的称谓上都是严守着古籍中的用语:汉代的为“塞”,明代的叫“边墙”,只有秦始皇修筑的叫“万里长城”。
由此,长城以南是历代屯垦所形成的村落及穿行其间的古丝绸之路;长城以北,隔着一片荒滩与干旱的山地,就是阿拉善高原。
夯土板筑的遗存典范之作
明朝经过“土木之变”以后,北方的游牧部落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视为当务之急。在明中叶的百余年间,建成甘肃镇、固原镇、山西镇、辽东镇等九个长城重镇。同时,将西起嘉峪关东止鸭绿江的长城全线分为九个防守区,防守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叫总兵官,也称镇守。所以明长城及九个防区又有“九边”“九镇”之称,每镇约有士兵十万。山丹乃至整个河西走廊明长城及其防务属甘肃镇。
可以看到,在蜿蜒于山丹的明长城墙体上,每相隔一段就有一个突出于墙面且较高大的“墩”,一般人常误以为是烽火台,其实那叫“马面”或“敌台”,平时方便守望,战时便于射击敌人。在山丹新河长城口公路边的就是“敌台”。而烽火台则多孤立在长城沿线附近的山包、丘阜或四周视野开阔的地面上。如新河驿以东的“七里墩烽燧”。长城沿线的城堡除了有正式的城门、城楼、角楼、马面等战术性防御设施,还在城门外筑有“瓮城”,如峡口城堡。新河一带的明长城墙高在五米左右,顶宽两米左右,顶部外侧(北边)加筑有矮墙,现存残高约五十厘米,是“女儿墙”。
山丹的明长城都是用“夯土板筑”的方法修建的。为使长城坚固,筑城者先开挖基槽,把槽底夯实后,铺一层土、夯实;再铺土,再夯实……逐层铺筑,直到修到所需高度。从现在保留下来的长城城墙来看,夯层厚度一般在十到二十厘米之间。
长城也是有接缝的。通常是两个工程队分包筑墙,墙体对接的地方。明代修筑长城有着完整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各地征差而来的民夫工匠组成工程队,队名就是工头的名字。不但明文记载,而且要刻牌埋进墙体,写明修筑从哪里到哪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墙体倒塌,工牌就会显露出现,到那时就会拿该“建筑队”是问,莫非这就是最早的“工程质量终身追溯制!”。
这些黄土夯筑的城墙,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一直保存到今天,一道黄土夯筑的长城,潜藏着无数的人力物力和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刘小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