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马海燕)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奥克兰与新西兰总理英格利希共同参观路易·艾黎诞辰周年纪念活动展览。此举让路易·艾黎这位已经离开我们40年的国际友人重新进入两国年轻一代的视野。

李克强参观路易·艾黎诞辰周年纪念活动展览。来源:中国政府网

路易·艾黎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年4月来到中国。从投身生产救亡,到培养技术人才,再到发展对外友好,他把一生献给了需要他的“第二祖国”。

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工业合作社运动,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力量。当时在整个非敌占区总计建立了约个大小不同的合作社和作坊,生产数十种民用消费品和部分军需品。

上世纪40年代,艾黎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在陕西省凤县双石铺创办了西北第一所培黎工艺学校。命名为培黎,意即“为中国的黎明培养人才”。年底该校搬迁到甘肃省山丹县,一度发展到近人的规模,设有约20门专业,供学生实习和生产。

曾被艾黎收养的聂广涛表示,曾有60余名战争孤儿,生活在培黎学校中。前几年上演的电影《黄石的孩子》的部分情节,就取材于这所学校。

在山丹生活了近十年的艾黎对那里充满感情。晚年他将自己收藏的近件文物捐赠给那里。山丹为此于年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该馆现有馆藏文物件,其中艾黎的捐赠约占75%。

作为艾黎的忘年交,路易·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的第一任馆长王自刚说,路易·艾黎从不开空头支票,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动手。他最后所做的修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建立培黎图书馆、山丹培黎学校三件事都在山丹完成。

其中,培黎图书馆于年建成,艾黎说是为了纪念他的战友乔治·何克,他为该馆捐赠了多册新书。

年12月2日,在艾黎87岁时,他提出在山丹新建一座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后改名为山丹培黎学校),改善山丹农业基础条件。年4月21日,在纪念艾黎来华60周年时,该校正式开学。

艾黎为中新友好作出的努力一直为中国所铭记。年,他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年,甘肃省政府授予其“荣誉公民”称号。

年12月27日,艾黎病逝。邓小平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临终之前,艾黎嘱托义子将他的骨灰一半撒在他工作和生活的山丹四坝滩上,另一半安葬在山丹河畔的艾黎与何克陵园。如今,山丹已与艾黎家乡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塞尔温区缔结为友好县区,续写两国友谊的佳话。

在他曾经工作过的上海、宝鸡都建有路易·艾黎故居,上海愚园路弄4号、宝鸡凤县双石铺柏家坪的窑洞,已成为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路易·艾黎》。片中这样说道:“年前,当他在这个小镇出生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个新生男孩此后90年漫长的一生将有60年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度过,人们称他是‘中国的新西兰人’、‘新西兰的中国人’。”

艾黎终生未婚,但却收养了不少中国孩子。曾担任艾黎秘书的李建平表示,他基本没什么积蓄。每月工资元(人民币,下同),扣除生活费之后,剩下的钱不是为山丹培黎图书馆买书,就是资助学校的建设。他去世时,银行里的存款只有多元。

今天,路易·艾黎的故事还在两国人民之间流传。李克强对路易·艾黎的侄子帕特里克·艾黎表示,中国人民把这段历史永远铭记在心。希望我们两国继续传承、发扬好路易·艾黎的精神,不断增进中新友好关系。(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