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张掖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张掖市文广旅游局和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文博张掖》新媒体专栏,讲述市域内各级各类珍贵文物及其历史故事,助力张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山丹四坝彩陶罐
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因最早发现于山丹县四坝滩而得名。
四坝文化距今约年—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这是一只出土于山丹县四坝滩的夹砂红陶罐,高12厘米、口径8厘米,质地较粗,腹部饰菱形网格纹、敞口、圆唇、双耳、鼓腹、平底,为泥条盘筑法制成。这件陶器图案对称精美,线条简洁流畅,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较高的制陶和彩绘技术。
年,新西兰籍友人路易·艾黎带领培黎学校师生在山丹河西南岸的四坝滩上开垦荒地时发现了许多石器和陶器。艾黎组织学生保护现场,并写信给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告知这一发现。后来,他又先后请来裴文中、何乐夫、安志敏等考古专家现场考察。限于当时的条件,遗址未能进行发掘。新中国成立后,山丹四坝滩遗址考古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经发掘认定,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发现,其文化类型有别于马厂文化和沙井文化,并将其单独命名为“四坝文化”。
四坝文化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打开河西地区史前文明之谜的一把钥匙。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陆泊涵
审核:屈正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