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要求各地水利部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文化和旅游部近日也发布了汛期、暑期出游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增强汛期防范、消防安全、文明出游意识,注意防暑降温。伴随着暑期来临,出国游、毕业游、避暑游、研学游等旅游项目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雷电、大风、强降水和高温热害等突发灾害性天气频发,安全风险随之凸显。更值得警惕的是,近来,多地相继发生涉游客安全事件,如河南省平顶山市尧山大峡谷漂流项目发生追尾翻船事故;四川G熊猫公路映秀邓生沟路段一辆旅游大巴发生事故。就在几天前,连霍高速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段发生了一起过境车辆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这些案例足以给各有关方面和广大游客敲响安全警钟。安全始终是出游的正确打开方式,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应该看到,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改变的,但人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活动有效降低并应对各类风险。同时,安全风险有一定规律性,科学研判、未雨绸缪、强化管理,才能守好守牢安全这道防线。科学研判是保障旅游安全的重要前提。一方面,针对不同旅游项目和地区,游客在出游前应围绕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游客作为出游的主体,要自觉遵守景区游览规则,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区域以免让自身陷入困境。随身携带必要的药品、雨具、防晒用品等,做好防暴雨、防高温的万全准备,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当好自己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另一方面,景区管理方要加强旅游信息提示、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办法,建立完善风险预防和预警机制,积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特别是对于漂流、攀岩等高风险的旅游活动,以及人为设计的玻璃桥、高空栈道等新“网红”景点,要制定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并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织牢旅游安全网,为游客安心畅游保驾护航。在旅游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旅游景区、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环节,离不开周全的应急预案、充足的应急设备和专业的应急人员,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我国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因此,旅游经营者应当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应急机制,切实做好汛期、暑期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切实保障游客的安全,还有赖于强有力的监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手段,依据旅游法、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对旅游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监管、培训、统计分析和应急处理,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出游的目的是为了欣赏旅途的美好风光和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但这些都要以安全为基础和保障。希望各方都要守好守牢安全防线,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出游环境。来源:法治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43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