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昌县城正南方向47公里处有一个皇城水库,站在水库大坝可以眺望祁连山冷龙岭。雪山映在水面,沿岸水草肥美,牛群羊群在蓝天白云下,悠闲而宁静。多年前,霍去病把匈奴从这里赶走后也发现了这片肥美的草原,遂命人在这里养马。没想到这一项工作在这儿延续了年之久。皇城水库之名来自湖边的一座元代皇城。
千人级别的夯土板筑老城
如果没有提示,路人难以发现皇城,会误以为它是一排普通黄土堆。冷龙岭、羊群、土堆、草原的构图很和谐。至于土堆哪儿来的?何时来的?如不是有目的的寻找皇城,恐怕无人问津。初到这儿未曾碰见一个路人,直到升起小飞机,无聊想拍点羊素材时,才惊奇地发现了它的存在。
m高空俯瞰皇城方方正正,城垛子、护城河,大城门、小城门,还有隐约凸现皇宫所在“工”型高台。目测是千人级别的夯土板筑老城。奇怪的是,城内空荡荡,仍旧是平坦的草原,清清爽爽,一户人家都没有。
召回小飞机,一行人想近距离观察这座土城,快走到跟前时候,被一道铁丝网拦住,只有羊能过去。很显然,皇城还没有被开发成可以让人观光的景点。但当地已认识到了它的稀缺珍贵,所以自觉地迁到了两公里外的皇城镇。
永昌王只必帖木儿筑的牧马城和避暑宫
据《元史·世祖四》记载,皇城在元代以前称“苕藋”(tiaodiao),归武威郡番禾县(今永昌县)管辖。属于永昌王只必帖木儿封地。永昌王的爷爷是窝阔台(成吉思汗选中的蒙古可汗)、父亲是阔端,在家排行老三。阔端曾经坐镇凉州,控制西藏。元至元九年(年)永昌王筑新城,设永昌府。可是后来乾隆年间修的《永昌县志》里否定了“皇城即永昌城”的说法。而注明它是永昌王只必帖木儿筑的牧马城和避暑宫。
一个是住人的城,一个是牧马城。在县志的提示下,马上发现了马路另一侧的方城。其实两座城只相隔m,由于北城受东大河侵蚀,坍塌严重,平视已经很不明显,乍眼看上去以为是羊圈。用小飞机视角才能看到完整轮廓。即将消失的北城,连防御的铁丝网都没有,没有一点儿皇家风范。
两座城并非坐南朝北,他们的城门直面冷龙岭。皇城护城河大概10米宽,河岸呈凹凸相吻齿状。而圆形角墩体现出迥异于汉族传统的审美。城内北端有一建筑物台基,残高1米,曾出土琉璃瓦、瓦档、鸱吻及瓷器等残片。
皇城虽然是永昌王所建,如今却不属永昌县管辖,而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地盘。两县以皇城水库为界,到此游玩,从永昌出发比较方便。
皇城,荒城
公元年,朱元璋攻破元大都(北京),元朝被翻篇儿。公元年,明将冯胜在甘肃地区大败蒙古军,凉州一带军守败逃至漠北。明初,嘉峪关外的吐鲁番、哈密、瓦剌等地方势力互相争权夺地,不断战争。为了便于统治,将关外诸卫迁入关内安置。裕固族这时也东迁入关,在肃州附近及甘州南山地区定居下来。
皇城这一带在这段时间与山丹军马场的前身“大马营草滩”同为一体。清末,政局动荡,周边民众迁入这里定居,成为回族、藏族聚居区。
据皇城水库4公里河西村(藏族村)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沙沟寺(泱翔噶丹吉寺)。
冷龙岭下与寂寞皇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墙边上的一座小清真寺。此时大门紧闭,屋前屋后看不到有人出入,屋主想必是这群羊主。虽然皇城镇的回族人数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但这寺像模像样,赫然矗立在草原上,显得十分醒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