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暮春四月,走进山丹县东乐镇,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在田间蜿蜒,把一个个美丽乡村串联起来,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目之所及到处是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村内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民或休闲健身,或拉着家常……,近日,记者走访东乐镇,整洁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这也成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缩影。这些润物无声的变化渗透在乡村的角角落落,为村民增添幸福感和获得感。
乡村喜人变化的背后,是东乐镇突出党建引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以扮靓美丽家园为目标,着力打造环境优美、产业富民、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改厕一小步幸福一大步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农村改厕表面上看事情不大,但事关农民的生活质量,事关民生问题。
走进东乐镇的村庄,旱厕“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庭院环境、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人居环境改善了,生活品质提升了。4月15日,东乐镇城东村,很多人家院墙外面还留有土方工程的痕迹。“这下面埋入了三格式化粪池,露出地面的这根管子是通风管。”城东桥村党支部书记赵志敏说。
记者随机走入一户人家,小院干净利落,年过七旬老人赵树际刚刚外出回到家,掸掸身上的灰尘,走入屋里的卫生间洗脸洗手。“这马桶前两天刚修好,干净又卫生,今后上厕所就方便多了。”赵树际高兴地说。老人家夫妻二人年事已高,以前厕所建在院子里,冬天冷夏天臭,而且到了晚上摸黑如厕很不方便,现在这些烦恼都没了。
“动工前我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动员工作,听说每家装上冲水马桶还能补助元,大家都很高兴。”赵志敏说,有了乡亲们的支持,改厕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截至记者采访时,该村已建成9户,在建35户。
“这两年,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的思想意识改变了,脏乱差的旱厕已经看不到了,村容村貌比以前好很多。”赵志敏说道。
厕所是乡风文明的一面镜子,城东村的变化是我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的真实写照。自年以来,东乐镇坚持统一思想、发动群众、以点带面、先行先试,以厕屋“进院入室”为标准,按照“村有示范组、组有示范户”的要求,积极动员村组干部、军属家庭、精准扶贫户、党员家庭带头示范率先改厕,形成了广大群众争先改厕的良好氛围,达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截至目前为止,全镇累计建成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户.
危房清了面貌新了
富裕起来的乡村,红瓦白瓷砖的房屋已是常见,然而伴随着人口的迁徙,废弃的土坯房也大量存在,成为乡村的一块块“疮疤”,尽显萧条破败。在今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役中,东乐镇瞄准了破旧危房这个“靶子”开展集中清理行动。
在西屯村采访时记者看到,在村路旁边长满荒草的废弃院落内,伴随着挖掘机长臂一挥,一座危房轰然倒下。
“这座土坯房建了有近30年了,好多年不住人了,院子里的荒草长得比人高,早就该拆了。”围观的群众对村里拆除危房表示赞同。
西屯村党总支书记告诉记者,有的危房年久失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拆除;有的老人虽然城里有了新房,但认为房子再破,也是祖上留下的祖业,镇村干部上门讲政策想办法,动员拆旧复垦。在开展“危房清零行动”过程中,该村灵活施策,顺利推进了此项工作。
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东乐镇其他几个村。今年,东乐镇把拆除清除老旧房屋等顽疾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前期,镇村干部走村入户,摸底排查,与宅基地所有人协商,达成拆除协议,确保做到底子清、册子实、责任明。近期,拆除老旧房屋、残垣断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以前,每个村里都能看到老旧危房和残垣断壁。经过整治,这些都看不到了,村容村貌明显提升。”东乐镇镇长张永盛如是说。
拆除危旧土房、清理残垣断壁,不仅刷新了乡村的颜值,而且也腾退了土地,增加了复垦面积。截至目前,东乐镇累积拆除空置及陈旧房屋户,拆除面积达到㎡,共签订拆除协议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山丹县东乐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动党员带头签协议,带头拆除自家空置危房、杂房、危房,以党建破解拆迁难题,大力推行“党员干部带头拆、发动骨干主动拆、村支两委组织拆、广大群众自助拆”机制,在攻坚克难上比一比、在处理“疑难杂症”上赛一赛,看谁更勇于担当、看谁更敢于亮剑。同时,注重空置及陈旧房屋整治工作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村空置及陈旧房屋整治工作,进一步宣传农村空置及陈旧房屋整治的目的意义,不断营造浓厚整治氛围。
习惯改了环境美了
农村人居环境要想改善,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就是妥善治理好农村垃圾。治理好农村垃圾,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
“以前的垃圾都是堆到一起倒掉,或是一把火烧了。现在不会了,家家户户都有垃圾桶,垃圾装满了再倒入垃圾收集站。”记者在东乐镇大寨村村采访时,老党员刘克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自从家家户户有了垃圾桶,周围再不像以前那样脏乱差了,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畅了。”刘克弟笑着说道。
为了治理好农村垃圾,东乐镇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新建地坑式垃圾池、购买垃圾转运车、配备垃圾箱,让垃圾有容身之所。
“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各村没少想辙。”该镇副镇长王彪告诉记者,以前各村环境整治主要靠突击检查,检查过了又恢复原样。
“我们村采取‘网格化+卫生整治’工作模式,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一社环境卫生,村委会主任负责三、四社环境卫生,文书负责二六社环境卫生,各社社长负责本社环境卫生,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本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山丹县东乐镇城东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城东村环境整治经验时如是说……
近年来,东乐镇深入推行环境卫生整治“四挂钩,三结合,一否决”机制,探索推行十户联治模式,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问题庭院”发现活动,坚持每周一检查、每月一评比、每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评。同时,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结合起来,与“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评比结合起来,通过“红黑榜”“随手拍”等方式加大曝光力度,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乱扔乱倒问题。
“这些年,通过新建垃圾池、垃圾收集站,以及对村规民约持久深入地宣传,村民的意识和习惯都在慢慢改变。”王彪说,村民处理垃圾的习惯改了,以往“垃圾让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自然就少了,村容村貌也就好了。
面貌变了精神好了
走进东乐镇城西村,沿着新修的水泥村道,一座座宽敞的农家院错落有致。徽派建筑风格的门庭、古色古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绿树婆娑的街巷,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如画景色。
近年来,东乐镇紧紧围绕“一圈两带四区”的基本思路,连片新建徽派特色院落42套,完成特色风貌改造户,街面整治55户,打造河岸景观带1处,带动全村改厕户。整体工程配套建成上下水管网3.2公里,架设供电线路2公里,硬化道路1.8公里,栽植绿化苗木株,培植绿地平方米,安装路灯40盏,在提升颜值的同时努力提升综合实力。
从以前羡慕“城里人”,到现在自豪“咱村美”,在各村采访中,记者时刻能感受到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的精气神。
危房旱厕少了,垃圾污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墙、花草绿树簇拥的村庄、天蓝水碧的田园风光。如今,在众多乡村都可以见到像城西村、西屯村这样的乡村美景,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农民对家园的认同感、自豪感越来越强,美化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山清水秀,景美地净。东乐的美不仅在“外”,更在“内”。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便是东乐的“内”在美。
为推进乡风文明,东乐镇巧妙将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乡村文明相结合,倡导移风易俗从党员做起,让党员带动群众,带头从简,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同时从村里年轻人着手,引导村里的青年人树立节俭新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深入挖掘农村移风易俗的正面典型,鼓励大家婚丧嫁娶告别“面子工程”,用节俭环保浪漫的文明“里子”来回归意义,一系列举措让文明新风逐渐吹进百姓的心坎里。
如今,争执吵闹少了,好人好事多了;违法赌博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乱丢乱放的少了,爱护环境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崇尚科学的多了,一股文明新风劲吹东乐大地。
人居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在全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这场硬仗给农村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让人们从中看到全镇干部群众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珍爱家园的情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