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城市蜕变的缩影,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这里是南湖,从喇嘛缸泉到生态公园,她让山丹城有了江南的绿柳烟波,姹紫嫣红。从昔日的臭水沟到如今的滨河景观带;从一个山丹老百姓饭后休闲纳凉的地方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她承载了山丹人民太多的回忆,也承载了山丹人民对水的渴望与追求。南湖公园又名山丹县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位于山丹县城南,由喇嘛缸泉改扩建而成,原是一个造林绿化点,经多年绿化建设,始建于年并改名为南湖公园。后因干旱缺水,加之投入不足,疏于管理,致使园内泉眼枯竭,溪流干涸,草地沙化,花木凋谢。自年重建以来,对园区进行了全方位绿化整治,抢救濒临枯死的树木,种植各种风景树,栽种草地、花圃,构建以新疆杨为主的速生林,引种培育各种盆栽花卉,现如今已变成集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并融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聚会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型公园。年被评定为甘肃省省级生态示范园、省级旅游景区。年,南湖公园被国家旅游评定为AA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如今走进南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的发塔。相传发塔原为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中国有19塔),经千年风雨,荡然无存。明代在发现的塔基上复建发塔,后毁于地震。年又多方筹资在公园南侧重建。发塔高五丈多,塔座高近两丈,三层,塔身高两丈多,呈瓶肚状,塔顶高约丈许,呈伞状。顶有风铃,随风摇曳,声彻城郭,气势壮观。法塔的西边是山丹县文史博物馆——“昭文堂”。“昭文堂”,寓有解读历史、昭彰文采、传承文明之意。建成于年,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内部为挑檐双层结构,钢架玻璃屋顶。集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昭文堂,成为反映山丹悠久历史,展示文化底蕴,扩大对外影响的窗口。靠近公园大门东侧是兰池文物园,园内陈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骆驼、石龟等石雕。这些石雕是明代平羌将军王允中陵墓甬道和陵前所列之物。公园内培黎广场中央,有一棵造型独特,面目疮痍的古柳。是清康熙年间修建转轮寺时所植柳树中唯一幸存的一棵,距今约多年。传说观音大师巡游天下,突然奇风大作,吹落观音手中圣柳树叶,飘落在此,经风雨洗礼,遂成参天大树,故名为“观音柳”。南湖公园北临山丹河。山丹河古称弱水河。河流穿城而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里的弱水,就指的是山丹河。从上世纪60年代起,山丹河流域来水量逐年减少,至90年代初期,李桥水库以下河流泉眼全部干涸。山丹河断流后,城区段河道一度成为垃圾沟、污水沟。河道坑坑洼洼,除了夏天有河水,平时,河岸两边长满了杂草。河里污泥浊水,散发出臭味。随着山丹河城区段实施河岸整治,我县将山丹河与南湖公园一体打造,现如今的山丹河已经焕然一新,河底铺上了鹅卵石,河岸两边全部用水泥砌起来。河岸上安装了彩灯,供游人观赏。时下,漫步南湖公园,河畔游人如织,有带着孩子放风筝的家长,有安静写生的画者,有拿着水枪嬉戏的儿童,有悠闲散步的老人,放眼望去河堤两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堤大气美观,亲水步道、亲水平台、路灯、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处处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生惬意,流连忘返。本期编辑:陈蓉责任编辑:刘伯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13.html
审核:杨建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