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河西走廊不仅是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的主动脉,也是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带,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为争夺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在历史的长河中展开了漫长的拉锯,塑造了河西走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硕博士生对历史人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探寻西北区域史研究的新路径,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年7月29日—8月2日,举行“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学术考察”。本次学术考察由青海师范大学杜常顺教授带队,邀请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作为学术指导,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张生寅研究员、南京大学胡箫白副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张磊、张开、张中磊、贾金晖,湖北大学副研究员许若冰、北京大学博士生马文忠、南京大学博士生韩宾伟,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武龙飞等人参与了此次考察。本文系田野考察日志。7月29日早上8点30分,考察团一行由西宁出发前往甘肃张掖,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田野考察。中巴车出西宁后,沿张汶高速一路经大通、门源行驶至祁连县峨堡镇。由西宁至俄堡约公里的路程,在高速没有修通前,这是一段漫长且暗藏风险的旅途。从大通至峨堡,汽车需要翻越数座高耸的达坂。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旦遇到雨雪天气,汽车随时都面临着人仰马翻的危险。如今,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天堑变通途,不到2个半小时,我们的中巴车就已经驶入了这座丝路古镇。作为交通要道的峨堡小镇,显然吃到了近年旅游业井喷发展的红利。熙熙攘攘的车流,漂亮的楼房,随处可见的川菜馆,以及时髦的青年男女,都让这座小镇显得十分热闹。然而,就在现代化的街道旁,有一座古城遗址赫然在立,残余的城墙、城门,依稀可见。古老的城池与现代的城镇,交相呼应,十分显眼,很快就引起了各位考察团成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32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