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
一、历史沿革
1、西汉置删丹县,治今县,属张掖郡。北魏改山丹县。隋大业初复名删丹县。唐永泰后地入吐蕃。西夏为删丹县。
2、元为山丹州。明为山丹卫。清雍正二年(年)改山丹县,属甘州府。
3、年后先后属河西道、甘凉道,年直属甘肃省。4、年属张掖专区,年属武威专区,年复属张掖专区。年撤销民乐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年析出复置)。年属张掖地区,年属张掖市。
二、地名来历
《元和郡县志》甘州删丹县:“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
据《山丹县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
焉支山本名“删丹”,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删丹县,今日“山丹县”即由“删丹县”而来。关于“删丹”的来历,《县志》解释:“每朝日初上,其阳凝烟为深碧,丹碧相间如‘删’字”。此说法非常牵强。“删丹”就是“山丹”,陕北与河西都曾是匈奴游牧地,“山丹”或“删丹”可能是匈奴语的花名。删丹如何演化成了“焉支”呢?有说山丹即红兰花,采其汁加入油脂可做胭脂,删丹山就变成了焉支山(“胭脂山”的谐音);但也有他解:“焉支”二字本应是“阏氏(与“焉支”同音,读作‘yanzhi’)”,“阏氏”是匈奴对单于夫人的称谓。
三、名胜古迹
1、土佛寺。位于县城西5公里,始建于北魏,寺院分前庭后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的楼阁,高39米,飞檐斗拱,金碧辉煌,雄宏壮观。
2、焉支山。焉支山又名燕支山或胭脂山,为省级森林公园。这里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牧场,是境内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地势险要,异峰突起,为古今军事要地。
3、艾黎与何克陵园。坐落在山丹县城南山丹河北岸,始建于年7月,年重建。
4、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山丹军马场在原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世界第一大马场。初始于公元前年,具有多年的悠久历史。
5、汉明长城。在县境内绵延一百多公里,是甘肃省境内最完整的塞、壕式汉长城和土筑夯打式的明长城,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6、龙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丹县境内,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岩羊、鹅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鸡、鸢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