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沈文刚刘悦
“非遗扶贫”是一种创新扶贫模式,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手艺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实现贫困户能够增加收入的一种“扶贫模式”。近年来,张掖市山丹县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剪纸、烙画等非遗技艺的传承,让非遗文化与市场对接,带动贫困群众学习传统技艺,使非遗技艺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周玉梅和她创作的剪纸
周玉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山丹县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负责人。擅长剪纸、烙画的她,为了帮助贫困乡亲,主动承担起非遗技艺的传授任务,让山丹县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这门手艺增收致富。
据了解,该工坊采取“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发设计+手工作坊生产+培训员工+展示展览+营销队伍”式全产业发展模式,研发创新出多元素文创产品20多个系列余种产品,通过线上销售+线下制作的模式,让非遗文化与市场对接,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非遗剪纸
周玉梅说:“目前,工坊已经举办了培训班近10场次,各乡镇约名妇女参加了技艺培训,尤其是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每月稳定增收可达至元。”
今年58岁的王婵就是扶贫工坊的一员,她说:“从事这门手艺不仅可以创收,还有多余时间照顾家庭。”她觉得可谓是一举两得,非常适合自己。
张掖花馍
同样在千穗花馍非遗扶贫工坊,山丹花馍制作非遗传承人毛志燕为更多留守妇女和贫困户传授山丹馍馍制作工艺,为脱贫户搭建了增收途径。
据了解,千穗花馍非遗扶贫工坊以山丹花馍为依托,除了正常的销售外,还大力开展妇女非遗传承山丹花馍制作工艺培训,力求让县内更多贫困妇女通过学习技艺实现就近居家务工和创业。目前,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人,开展培训17期58人次,解决县内19名妇女就业问题。
毛志燕告诉记者,今年,工坊将扩大生产和品种研发,进一步开拓网上销售市场,继续加大扶贫培训力度,增设扶贫就业岗位,为更多留守妇女和贫困户传授山丹馍馍制作工艺,让非遗扶贫工坊成为贫困妇女的娘家。
记者了解到,山丹县共有县级非遗保护项目项,已建成省级非遗扶贫工坊4家。非遗传统技艺和精准扶贫的结合,实现了艺术富民,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