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雀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10978068.html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通讯员翟继宗石晶

新开村,位于山丹县位奇镇,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五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居一隅的穷困小山村。年,新开村被山丹县列为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已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金窝窝”。乡村旅游,让新开村迎来了“新的开始”。

靠山吃山,发展旅游

因为干旱缺水,新开村只有少数耕地是水浇地,此前,当地群众主要种植小麦、大麦、马铃薯等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如何改变穷困的面貌?这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村里有座山叫赐儿山,历史悠久,在山丹县很出名,所以村上就谋划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让村民‘靠山吃山’增加收入。”新开村党总支书记钱万顺说。

赐儿山景区全貌。

方向选对了,努力就有了意义。按照位奇镇“一轴三区”大景区规划,新开村以“党组织引领、企业运营、贫困户分红、集体经济提成”的发展模式,着力开发赐儿山景区。先后引进内蒙古金禾农林牧有限公司和甘肃众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筑巢”,年开始,对景区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系统建设,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目前景区景观打造已初见成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为当地群众提供多个岗位,增加当地群众劳务收入。”甘肃众众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永东说。

新开村十社村民王玉友告诉记者,“自从新开村建设旅游景区,再也不用去外面打工了,我在景区专门负责机械维修和管理,一年下来也能挣六七万元,我非常满意。”

景区内举办的文旅活动。

“前几年要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妻子身体不好,我不能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太难了!”钱万奇家是村里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回忆起过去的日子,钱万奇十分感慨。“自打我来村里的景区干活后,我和妻子便有了稳定的收入,加上村上土地分红和各种补贴,一年下来到手能有3万多元,可以满足生活所需。”

近年来,赐儿山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牵手七夕节相聚赐儿山”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竞相在赐儿山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不错的旅游收入。

“三变”改革,持续增收

在积极吸纳贫困户到景区务工的同时,新开村还通过“三变”改革,积极发展扶贫产业,动员景区周边农户将闲置的房屋以资源形式入股企业来享受分红。新开村采取作价入股的方式,将亩荒滩和土地入股金禾农林牧公司,种植串兰、万寿菊和山杏、山楂等花卉杂果,打造“七彩田园”旅游风景线、农业观光采摘园,将亩荒地入股永升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打造玫瑰基地,实现了土地资源就地转化增值。

景区周边发展油葵产业。(资料图)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永新摄

年,新开村被列为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年被评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村”;年,赐儿山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我们村搭乘国家扶贫政策的‘春风’,不仅成功脱贫,还有了可以持续增收致富的产业,让村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看到了希望,努力奋斗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了。”钱万顺说。

游客到山丹县位奇镇新开村赐儿山景区观光旅游。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钱大伟摄

如今,新开村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土山沟”变成“金窝窝”。

“今后,我们计划投资万元,完成沿山栈道、人工湖、特色餐饮住宿、景区舞台等景区项目建设,致力于将赐儿山开发成周末游、节日游、休闲游的短途精品乡村旅游景点,使其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钱万顺说。

新开村赐儿山景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永新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