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http://www.yunweituan.com/m/

原标题: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电商篇

肃南县电子商务中心工作人员展示裕固族特色文创产品

康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展出上百种农特产品。康乐县加强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建成平方米的电商服务中心,入驻企业15户,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户。

“特色中国陇南馆”线下展示馆的工作人员对网店进行维护运营

山丹县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员工上架土特产品

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打开大市场

陇南的花椒、核桃;庆阳的羊羔肉、小杂粮;兰州的百合、玫瑰;临夏的皮毛制品、民族服饰等,这些昔日并不起眼的特色产品,如今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走出大山,卖上了好价钱,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借助农村交通和信息快速发展,我省把电商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举措和有力抓手全力推进,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打开了大市场,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利器”。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省商务厅副厅长吴镇图说,结合商务工作实际,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电商扶贫、牛肉面扶贫和外派劳务扶贫等商务扶贫模式。电商扶贫是在充分认识省情实际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条成功扶贫新路子,特别是“陇南经验”“环县模式”“广河模式”得到了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交流推广。

在推进电商扶贫中,我省突出抓阵地、抓增收、抓项目、抓窗口、抓培育,全省电商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抓阵地,加速电商三级服务体系覆盖。目前,全省75个贫困县已实现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乡镇个建成乡服务站,个深度贫困村个建成村服务点。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成为农民增收的主阵地。

抓增收,千方百计扩大网销规模。加大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大平台合作,全省建成了30多个线上特色馆和近个线下体验(服务)店。积极培育壮大本土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据第三方监测,年全省农产品实现网上零售亿元,同比增长35%,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近元。

抓项目,多措并举夯实发展基础。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到60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现“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覆盖91.4%,中央财政给予每个示范县万元支持,使全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电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抓示范,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环县探索形成了“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推动电商企业与1.2万户贫困户签订31.6万亩订单种植合同,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多元。广河县探索出“电商+扶贫车间”新模式,建成电商扶贫车间14个,推动传统皮毛产业转型升级,多位贫困妇女就近从事加工生产,人均月工资多元。

抓窗口,深化东西协作电商扶贫。支持临夏、甘南、陇南、定西分别在厦门、天津、青岛、福州建成4个我省特色产品电商体验馆,征集全省余种优质特色产品入驻,年3月陆续开馆以来累计实现销售多万元,成为贫困地区特色网货“走出去”的新窗口。

抓培育,着力壮大本土电商队伍。省商务厅联合省扶贫办实施了“电商扶贫培训全覆盖”工程,共培训近2万人。从年3月起,邀请全国知名电商专家和本土电商骨干,在“两州一县”组织开展巡回培训,多名电商从业者参加培训,培养本土电商骨干人才队伍。

“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以电商扶贫为重要抓手,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邹军说,下一步我省将以“两州一县”和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更加突出精准导向,着重抓好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功能完善和作用发挥,农产品网货培育和销售,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申报和实施,电商人才队伍培育和壮大,典型经验宣传和推广等五个方面工作,力争电商扶贫取得新的突破,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山乡特产网上卖

龙泉乡地处榆中县东南部,距县城54公里。这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全乡12个行政村全部是省级贫困村,是榆中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在各级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和全乡上下的不懈努力下,龙泉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年底,全乡建档立卡户户人中,已有户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4%。

尽管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受自然环境所限,龙泉乡广大农民致富的手段还很单一,经济发展的后劲依然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我们龙泉决不能拖后腿。”龙泉乡党委书记王烜说,要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就必须按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王烜说,要形成持续的发展动力,就得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龙泉有什么优势?

这里平均海拔米,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蚕豆、百合、大蒜、亚麻子等农产品品质很好。

龙泉的劣势是什么?

距离县城远,农产品销路窄,产业附加值低。

看清了这一现状,龙泉乡提出“电商+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通过扶持电商企业发展,把龙泉乡的优势农产品卖出去,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走进距离乡政府不远的家家满电子商务公司,公司负责人张家满正在电脑前忙着处理客户从网上下的订单。

“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有,都是买农产品的。”张家满说。

开电商公司前,张家满只是龙泉乡银川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年,龙泉乡提出发展电商后,他在乡上的支持下开办电子商务公司,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注册了企业店铺。

“刚开始的时候订单很少,随着回头客越来越多,每个月销量都在上升,去年达到了多万元。”张家满介绍说,店铺里销售的农产品有的是自己种的,也有从乡亲们手中收购的。

有了线上这条销路,张家满的信心更足了。他一口气流转了亩土地,在龙泉乡发展起百合产业,同时也给不少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

春回大地。刚刚解冻的田地里,榆中县龙泉乡银川村村民杨翠林正弯着腰熟练地将一粒粒百合籽从土里刨出来,装进袋子。

肢体二级残疾的杨翠林是银川村的建档立卡户,全家四口人的生活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

杨翠林告诉记者,去年她开始在张家满流转的百合地打工,干了6个月,挣了1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借助家家满电子商务公司的网店,她家种的百合和大豆也能在网上卖了。

银川村党支部书记桑小军告诉记者,在电商的带动下,银川村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积极性极大高涨。“大家不愁卖不出去,也不愁卖不上好价钱。”

“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如今,有电商这个平台,大家的心里更有底了。”桑小军说,全村85户建档立卡户中,目前还剩7户没有脱贫,下一步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一鼓作气,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为农产品插上“翅膀”

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后,天水市秦州区太京镇韦家沟村村民师文义更加坚定了继续做好电子商务、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的信心。

韦家沟村交通不便,村里也没有特色产业,村民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师文义从小心灵手巧,能够熟练编织一些生活用具,扎糜子笤帚更是他的拿手好戏。然而,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还能把糜子笤帚卖到大城市去。

改变这一切的正是“电商扶贫”。

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首次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政策体系。秦州区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认真落实电商扶贫政策,加大项目建设、人才培训、推广应用、示范创建力度,全力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努力推动电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区级电商服务中心,16个镇级电商服务站,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点实现全覆盖,移动和固定宽带覆盖率达到%,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起初,农民群众并不知道电商是什么,更别提用它来销售农产品。所以,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对群众进行培训。”秦州区商务局电商中心主任赵光普说,秦州区利用夜间农闲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到农民身边开展电商培训。全区先后举办各类电商培训64场,培训人数超过余人次。

“我现在靠卖糜子笤帚还有玉米面、荞麦面,一个月能挣0多元,不仅挣了钱脱了贫,而且心情很好,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师文义笑着说。

闫田军是太京镇电商工作站的负责人,每个月他都要负责发出上百件当地的农特产品,包括辣椒、酸菜、荞面、水果等。“群众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很好,但是没有办法卖出去,电商相当于给这些产品插上了‘翅膀’。”闫田军说。

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去年以来,秦州区积极推进扶贫车间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性地打造了“电子商务+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基础,秦州区以网店、微店为纽带,运用“互联网+”,建设网上扶贫车间,由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贫困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并由电商企业负责农特产品挖掘和网络销售推广,电商服务商为农产品上线提供服务,为打通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吸纳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4岁的崔建平是太京镇田家庄村村民,在大学里学的正是电商专业。毕业回家后,他建立了自己的淘宝网店,销售当地有特色的小吃、手工制作的生活用具等,每天订单量超过20单,收入至元。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来自陇南的淘宝店负责人梁倩娟向总书记汇报了农村电商工作,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这为我继续依托电子商务,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增添了信心与动力。”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电商扶贫已经成为秦州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年,秦州区被省商务厅、省扶贫办命名为“甘肃省电商扶贫试点县(区)”。年,全区脱贫人、退出贫困村40个,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95%。年计划实现全区脱贫摘帽。

发展电商,我们干劲十足

3月7日,从徽县水阳镇石滩村走出去的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向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近年来电子商务改变家乡面貌的情况,这让全村父老乡亲感到无比自豪与振奋。

梁倩娟所在的石滩村是一个偏远村落。村里虽然出产许多土特产,但因不为人知而卖不出去,更谈不上卖个好价钱。在陇南,许多村子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因为深处大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老百姓守着多种名贵药材及百余种山珍,却过着穷日子。

时间回到年12月。在经过认真分析研判后,陇南市委市政府提出,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破信息流瓶颈,带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要素聚集,助推陇南转型发展。

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陇南市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协会运作、微媒助力“五位一体”的电商发展模式,电子商务成为陇南最鲜明、最突出、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为陇南市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

石滩村村民杨岁芹说,自从村里开了网店,只要村民有想卖的东西,随时可以拿到网店卖。“我家种的是金银花,在网上销售比在市场上卖的价钱还要好。”提起电商带来的巨大变化,村民石翠琴也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道:“我们村里的蒲公英、灰灰菜、洋槐花都卖到全国了,我们农民挣了钱,日子越过越好了。”

这两天,梁倩娟的丈夫在家照看网店,分装产品、打包发货,忙得不亦乐乎。3月7日晚《新闻联播》结束后,梁倩娟便从北京打来“我见到习总书记了,他鼓励我们把电商发展得更好,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我们要好好经营网店,扩大规模,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服务。”

梁倩娟的丈夫告诉记者,这几年,电子商务解决了农特产品卖难的问题,让石滩村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电子商务,增加收入,让大家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他说。

习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也让整个水阳镇的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水阳镇党委书记田国权表示,要在梁倩娟等一大批农村电商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下,把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努力实现电商发展、产业兴旺、贫困户脱贫、农村奔小康的美好愿景。

“电商+扶贫车间”助力群众脱贫

广河县庄禾集镇大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歪谢,丈夫残疾,生活困难。两年前,村里成立皮件缝纫加工“扶贫车间”,马歪谢到“扶贫车间”务工,月收入元以上,家庭从此有了稳定收入,今年列入预脱贫户,可按期实现稳定脱贫。

广河县把电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积极打造“电商+扶贫车间”新模式,加工民族服饰类等产品,通过电商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年全县电子商务线上销售额达1.55亿元,同比增长37%。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甘肃代表团,专门对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明确指示,极大增强了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广河县县长马东升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优势,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目前,全县已建成电商扶贫加工车间22个,带动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广河县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员有劳动能力、有条件外出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增收。但同时还有部分贫困户年龄大、没有技能、因病因残不能外出,有的青年劳力因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只能留守在家,就业难、增收难、脱贫更难,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必须要啃的“硬骨头”。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0户人,今年计划脱贫户人。

为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难题,在实践中,广河县探索出了两种“电商+扶贫车间”模式。一种是多形式开办“扶贫车间”,组织当地贫困群众从事产品初加工、来料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生产,集约经营、网上销售。年,建成占地亩的三甲集皮毛物流中心,目前有5家企业入驻,带动周边11个村多分散加工户就业。阿力麻土乡贾家村鲁晓华高兴地说:“自从村上建立了‘扶贫车间’,我既能在家门口打工,又能照顾上家,有了稳定的收入,很快就能脱贫了。”

另一种是居家式“扶贫车间”。按照“小分散、大集中”的要求,由企业定计划、找销路、签订单,生产任务下达农户,农户利用闲暇时间在家分散加工,最后由企业集中包装、统一销售。年,一家台资企业与广河当地企业达成协议,进行灯具半成品委托加工生产,共带动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脱贫攻坚摆在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底线性任务的位置,发扬敢死拼命的精神,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广河县商务局局长马俊祥表示,下一步将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立足电商带扶贫,建立健全电商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引进省内外企业入驻广河,争取在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打造“扶贫车间”,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