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小芦笋敲开致富门
春风荻渚暗潮平,紫绿尖新嫩茁生。走进张掖市山丹县陈户镇岸头村芦笋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抢眼,大棚里破土而出的芦笋翠绿鲜嫩,当地农民正掂着篮子,手握剪刀采摘新出的芦笋,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4月份是芦笋第一茬采摘期,最近气温回升,芦笋长得很快,三天左右就能采摘一次,第一茬采摘能够持续20天左右的时间。”基地负责人陈正安介绍说。
51岁的陈正安是岸头村的种植大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芦笋是一种高端蔬菜,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于是便产生了要把芦笋种到岸头村的想法。随后,他立即联系去山东考察,并对岸头村的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科学评估,他的“芦笋产业”就此上马。
年,陈正安牵头成立了山丹县安鑫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先后投资万元在岸头村流转亩土地,新建65座钢架大棚,开始种植芦笋,年又建了51座。合作社还与武威一家公司签订订单产销合同,所采芦笋均由公司统一收购。
因为前期投入大,加之前两年没有收益,这让陈正安没少受别人的“质疑”。“两年没效益,干活还雇了不少人,光工资开销就不小。”陈正安说。今年是第三年,如今芦笋长势良好,订单合同不断,看着一筐筐鲜嫩的芦笋采摘外运,大家终于安了心。
“现在做的是订单农业,不担心销路问题,芦笋分拣好之后,公司派车直接过来拉走,收购价格比较稳定,种起来也放心。”陈正安介绍说。芦笋一次下种,可连续采笋10年到15年,每年可以采两茬,收益很可观。
芦笋基地的发展壮大,为周边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采摘季节,方圆十里的妇女们就来这里干活。今年64岁的曹秀英是芦笋基地的“老员工”,她告诉记者,“今年是我第三年来这里打工,每个月能多收入多元,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家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通讯员石晶)
崆峒区牵住“牛鼻子”过上好日子
“家里现在有22头牛,其中11头是母牛,母牛下牛犊,滚雪球发展,一年比一年赚得多,日子也一年比一年过得好!”阳春三月,在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贫困户马畔山在自家的牛棚前介绍起自己的致富经。
从养牛用来耕地,到养牛用来赚钱,马畔山的致富路起初走得并不容易。
颉岭村是峡门回族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子,山大沟深,76户农户分散在13个梁峁沟壑里,耕地散落在七沟八梁上,村路狭窄崎岖、雨天湿滑泥泞。村里人种地靠牛,拉水也离不开牛,素来有养牛的传统。但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经过广泛调研摸底、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崆峒区、峡门乡政府决定削山头、造平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颉岭村于年在3个安置区整体搬迁,76户农户得到集中安置。安置区新建了3个肉牛集中养殖小区,配齐了牛棚和青贮池。
马畔山搬入安置区后,开启了新的养牛之路,他把现有的两头牛牵上来,又在5万元精准扶贫资金支持下添了几头牛。“每年下个牛犊还有元的奖励,咋能养不好!”年他家成功摘下贫困帽。
像马畔山一样,颉岭村村民通过养牛摘掉了穷帽子。目前,全村肉牛存栏达多头,舍饲养羊多只,人均畜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65%以上。为了扩大牛产业,去年村里成立了利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帮助大伙对接市场,防止牛贩子压价。去年牛卖得好的村民收入十几万元哩!”颉岭村党支部书记马文成自豪地说。
崆峒区南部山区的麻武乡同样有养殖肉牛的传统,由于粗放式养牛,村民们收入微薄。
年11月,由麻武乡麻武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养牛产业。“养牛种饲草需要大量劳动力,麻武村是全乡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子,合作社由我们村牵头成立。”麻武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韩爱军介绍。
成立合作社,吸纳村民以资金、肉牛、土地等多种方式入股,将最大利益让给村民,年合作社首次分红,为全乡43户资金入股的贫困户分红5.6万元。合作社还吸纳东西扶贫协作万元资金入股,按照6%的比例为乡里的7个贫困村分红,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崆峒区在发展牛产业中全力破解发展瓶颈,不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走出了一条“养牛能挣钱,脱贫不用愁;母牛养得好,小康路上走”的牛产业扶贫新路子。目前,牛产业已覆盖全区17个乡镇个村,牛饲养量达到19.2万头,出栏9.12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人均牧业收入达到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以上。从年到目前,全区有户贫困户依靠养牛实现了脱贫,占全区脱贫户总户数的28%。(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朱宇鲲)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马慧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