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山丹,无尽的田野上紫花苜蓿散发着芳香,自走式饲草收割机来回奔忙,一排排苜蓿整齐倒向一侧;宽敞明亮的牛舍里,一头头肉牛闲庭信步……近年来,山丹县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羊、马、薯、草、菜”等五大富民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动草畜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升级,“畜”势勃发、“牧”歌欢唱,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连日来,位奇镇孙家营村千亩高产优质苜蓿种植基地多亩紫花苜蓿进入第二茬收割季,连片的苜蓿散发出浓郁的青草芳香,聚金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山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自家的苜蓿。随着收割机隆隆作响,不到一个小时,70余亩紫花苜蓿地就从“绿地毯”变成了“条纹毯”。

“今年是我们村种植苜蓿的第四年,苜蓿属于耐旱作物,两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四五百亩。”李金山告诉记者,除了苜蓿以外,往年他还种植燕麦草,最多的时候有1万多亩。

像李金山这样的饲草种植大户,在山丹县马营镇、霍城镇、陈户镇等周边乡镇还有很多。据了解,今年全县种植优质燕麦草27.7万亩、苜蓿5.3万亩、青贮玉米2.5万亩,饲草产量达30.15万吨,产品在满足县内需要的同时远销青海、新疆、内蒙等地,年销售量达18.18万吨,饲草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丹已成为全国商品草核心种植区,享有“中国饲草看甘肃、甘肃饲草看山丹”的美誉。

处暑过后,天气渐凉,气温逐渐适宜,正是给牛羊“贴秋膘”的黄金时节。走进山丹县新启家庭农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整齐有序地排列,几百头西门塔尔肉牛体型健硕、皮毛油亮,不绝于耳的牛叫声,仿佛奏响了一曲动听的致富牧歌。

“出栏量每年在头左右,前几天刚销售了多头,发往江西、广州等地,价格十分喜人。”山丹县新启家庭农场场长袁朝虎笑着说,经过多年发展,农场现在推行以“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主的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辐射带动了周边20多农户发展养殖业。

膘肥体壮的牛羊,满脸喜悦的农牧民,无不彰显着发展现代草畜产业业给山丹带来的勃勃生机。近年来,山丹县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发展方向,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推进全县草畜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县主要畜禽存出栏量分别达到.09万头(只、羽)和55.57万头(只、羽),同比分别增长15.12%和7.73%,肉蛋奶产量吨,实现畜牧业产值5.92亿元;建成肉羊养殖核心基地1个、万只肉羊养殖场(区)5个、规模养殖场(户)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人工饲草种植面积35.5万亩,草产品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饲草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草畜产业已成为我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的特色优势产业。(记者:王旭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