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近年来,山丹县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此为抓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从而使山丹县文化软实力又上一个台阶。
注重项目挖掘,完善非遗项目门类
山丹县组织专职人员深入县区、乡镇,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力挖掘和整理,及时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面掌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积极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同时,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至今已建设非遗传习所27个,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25项,县级非遗项目76项,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3人、县级传承人40人。
加强文旅融合,拓展非遗保护宣传
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模式。该县利用非遗资源的潜力,蹚出了一条文旅结合发展的新路子。每年举办钟山寺、大佛寺、赐儿寺、祁店“冬至”、二月二”龙抬头、果子沟文化旅游节等知名节庆品牌,组织非遗产品利用这些节庆活动展示展销,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特色浓郁,一步一景,吸引着众多游客。非遗文化通过这种形式与市民、游客联系起来,更好地实现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让古老的韵律在山丹旅游中重新舞动!同时,积极组织非遗节目参加全县非遗展示展演比赛活动,利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举办非遗产品展示展销、非遗美食品鉴、民俗及文物图片展、非遗影视节目展播等形式,展示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优秀成果实践项目,让非遗走进景区,走近节会活动,与旅游相遇,演绎新时代“诗和远方”的美好期待,也提升着人们休闲生活的文化“腔调”,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
多方赋能传播,营造非遗保护环境
近年来,山丹县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制度,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担负起新时代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文化使命,在创新非遗传播手段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强化安全机制,出台了《山丹县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融媒体中心平台制作刊登《非遗印象》和《非遗文化与国旗合影》影视宣传图集,先后组织开展了系列“文化遗产日”展示展演;在县区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了非遗展厅,启动了乡镇历史纪念室、村情民俗展示室(馆)建设,目前已建成乡镇、街道(村)历史纪念馆2个。开展非遗教育,组织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建立非遗展示室和传承人工作室,山丹剪纸、烙画、刺绣、麦秆画等项目传承人均设有工作室、传习所,每年培训人次。推动非遗“走出去”,先后组织参加了“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展”“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首届丝路文旅产业交易会”“亚洲文化旅游展”等全国知名专业展会;举办“山丹县民间文物鉴赏”、民间文物保护暨鉴赏专题知识讲座、小小考古家“四坝文化”探秘考古、大型国学礼仪传承活动。有效提升了我县文化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为传承人、企业搭建沟通、展示、交易、交流平台,不断延伸文化旅游市场和产业链,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环境,更好的将非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组织“三进活动”,传承非遗保护经典
为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引领大众做更好的非遗传承者和践行者,该县组织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进活动”(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村)、走进企、事业单位)开展非遗培训活动,体验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实践演练、交流学习、创意碰撞的平台,使传统非遗项目注入全新的创意与生命力。我县长期在学校固定时间传授非遗手工技艺,为学生们传授非遗技艺,发展非遗传承人。并邀请剪纸、麦秆画2个传统非遗项目的市级以上传承人刘瑰华和张春玲,现场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山丹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将此基础上面向全县深入开展烙画、戏曲、泥塑等多项,多层次的非遗项目活动,让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至少有一名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中来,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为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夯实物质、经济基础。
山丹县在创新非遗传播手段方面做出的系列探索活动,进一步了诠释山丹县地域内的非遗之美,提升了我县境内各类非遗项目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弘扬了山丹文化、传承了山丹技艺、延续了山丹文脉,为山丹县的文化产业、非遗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