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特色产业再升级转型发展正扬帆

——武山县深入开展“强县域”行动

武山油菜花海。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光庆李峰刘健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景永鹏

初春时节,走进武山县山丹镇车岸村蔬菜产业园,大棚里嫩绿的小包菜长势正旺,村民车红民正忙着除杂草。

车红民家建了3个大棚,加上租借别人的大棚,一共要打理7个棚,一年四季忙个不停。

“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出些钱,请人帮忙。”他说着,露出灿烂的笑容。

尽管忙,可家境变得殷实。靠着种菜和养羊、养牛,一年下来,车红民全家收入有10多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农业,国之根本。川流不息的渭河水,孕育出武山县肥沃的河谷川地,形成了武山厚重的农耕文化。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武山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尤其是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年产量万吨,年产值突破40亿元,一跃成为全国有名的蔬菜之乡。

依托特色农业产业的辐射带动,一大批像车红民这样的武山农民摆脱了贫困。年,武山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年1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脱贫,只是起点。打造农业升级版被武山县委县政府提上日程。

走进武山县桦林镇赵坪千亩矮化密植苹果基地,一眼望去,数不清的苹果树行列交织,整齐排布。借助现代化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田间土壤各项指标自动反馈至控制器,实现了精准灌溉施肥。

矮化密植技术具有技术新、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一亩地能栽棵苹果树,相当于传统栽培方式的3倍左右。

“主要品种是富士和嘎啦,能够实现当年栽植、次年开花、三年结果、四年进入丰产期。”基地技术负责人宋刚刚说,一期亩果园已于年开始结果,亩产苹果公斤,预计今年能达到1公斤,年亩产量还能翻一番,达到公斤。

“二期多亩果园今年也将挂果。”他补充道。

围绕特色优势,着力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武山县着力构建农业多元产业体系。以蔬菜和生猪全产业链产业为重点,油料、中药材、果品、饲草、花椒为优势产业,水果玉米、肉牛、中华蜂、冷水鱼等为多元特色产业的“2+5+N”现代农业产业格局,正在这片热土加速形成。

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并不是武山县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部。武山县委县政府正在推动一场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县域经济嬗变。

“武山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着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武山县委县政府为全县经济描绘新蓝图。

走进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袋袋刚刚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浆水产品被打包装箱,整齐地码放在一起,准备发往国内各大城市。

3年来,凭着对浆水产品的深入开发,这家武山县土生土长的科技公司已形成年产普通浆水万袋、山野菜万袋、浆水饮料万瓶的系列浆水产品生产能力,市场供不应求。年,实现产值万元,辐射建设菜源供应基地多亩,带动户群众增收,为7个村集体经济分红27.2万元。

距离陇浆源公司不远,武山县年8月引进福建企业建设的新泉康鞋业乡村振兴工厂内,工人们正加紧生产。从洽谈合作到建成投产仅用了2个多月时间,新泉康鞋业工厂创造了武山县招商引资项目的最短时间落地纪录,已累计生产70多万双鞋子,预计今年产量达到万双以上,实现产值1亿元。

坚持外引内联,湘大骆驼饲料、均力塑业、伏羲药业、广丰糖业……一批工业项目扎根发展,为武山经济带来新动力。

武山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武山人总结出武山“十有”:山雄、水秀、泉汤、玉润、洞天、菜香、鱼鲜、文脉、武魂、人杰。

从综合开发水帘洞鲁班山大景区,突出核心强带动,到挖掘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等特色文化,培育文化育品牌,再到建设渭川特色文化小镇等“七个小镇”,培育渭河奇石等“十个产品”,打造石窟走廊等“十个特色亮点”,武山深入挖掘“十有”资源,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我们将深入践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强县域’行动,围绕打造‘全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示范高地、全域旅游胜地、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培优培强、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优化、民生共建共享‘五大工程’,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武山。”武山县委书记王新强说。

从第一产业打基础,到一二三产同台唱戏,县域经济的嬗变为武山县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进入武山县城,新建的武山一中、医院大楼拔地而起,集贸市场客流不断……

武山,未来可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