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在自然界活动历史的记录,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新疆地名即记录下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和各民族居民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

汉代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确认在新疆轮台

西域之名最早见于《史记》,一直沿用到清朝。新疆之称始于清乾隆年间,取“故土新归”之意。自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到清朝设省而治,历代王朝对新疆的治理经历了都护、都统治理(西汉到隋)、羁縻治理(唐到明)、军府治理(清统一新疆至年)、建省治理(年以后)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既反映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新疆治理逐步强化的发展轨迹。

西汉中央政府从汉武帝(前一前87)时开始在西域设立地方官吏管理屯田事务,“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地节二年(前68)置西域都护,“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此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坚持这一政策。自清乾隆年间以降,更有大量的内地人迁入新疆,参与新疆的开发建设。新疆历史上的行政建制名称的变化正反映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例如: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金山都督府、北庭都护府、西州都督府、哈密卫、乾德县、阜康县、绥来县、镇西厅等。

首任西域都护——郑吉

自西汉开通的“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分为三道。南、北两道途经塔里木盆地南缘和北缘,新北道途经哈密并沿天山北麓西行。为保障各道的畅通,沿途修建了许多城堡烽燧。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的城堡烽燧现今多已发展为大小不等的村镇,城堡烽燧名称亦被沿用下来。现今塔里木盆地周缘及哈密、吐鲁番等地有许多带有“喀尕”/“卡尕”“喀日尕依”、“吐尔”或“吐喇”的地名,均为对古代戍堡烽燧名称的沿用。

《西域水道记》

这些戍堡烽燧在清代的汉文文献中又称作“卡伦”,如《西域水道记》卷2载称:“(塔里木)河北岸置卡伦,筑土为台,高二丈许,上设毡帐凉棚,作嘹望所。”

塔里木盆地南北缘还有许多称作“栏杆”/“兰干”的地名。“栏杆”/“兰干”是维吾尔语lεηgεr的音译,意为“接待驼运商队的客店、客栈”或“驿站”,是历史上设于交通要道或关隘、渡口附近,供传递信息、公文、战报的差役休憩、换骑的场所,亦是官吏调遣、述职、视察途中的休憩场所。

每个“栏杆”都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群,内有马厩、兵丁差役及官吏栖息的房舍。(清)椿园《西域闻见录》卷7:“戈壁大站乏水泉,最为行旅之累。回疆大伯克多于适中之地盖造房舍,设立回子二三户或五六户,给以养赡之资,使其设法开渠引水,以利济行人,谓之亮噶尔。内地商民讹呼为阑干儿”。据此可知,lεηgεr还被音译作“亮噶尔”或“阑干儿”。在后来的岁月里,这些lεηgεr的驿站功能虽已丧失,却发展成大小不等的村镇,地名亦沿用至今,如巴什兰干(大驿站,总客栈)。

位于玛纳斯县的乐土驿(骆驼驿)镇亦属于此类地名。这些地名,既是丝路交通历史沧桑的见证,也是维吾尔语历史发展的活化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现今许多带有tur的居民点虽已不在交通线上,但仍可据此类地名的分布还原出古代交通路线的走向。

移民屯田是我国历史上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的项重要国策。新疆的屯田始于汉兴于唐,至清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移民屯田对新疆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因移民屯田出现的许多地名至今仍在使用。

高昌,维吾尔语音译作Qara-hoja。有关高昌一名的起源见于《魏书·高昌传》:“高昌者,车师前王之故地,汉之前部地也。东西二千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或云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云‘高昌’。亦云其地有汉时高昌垒,故以为国号。东去长安四千九百里,汉西域长史、戊己校尉并居于此。”《汉书·西域传下》所载“高昌壁”的“壁”字,包括常见于中国北方地名中的“铺”,如三十里铺。“堡”音Pu,如三堡、五堡、地窝堡、柴窝堡;或者bu,如陕西省吴堡县,河北省柴沟堡等,均是对突厥语词“城”的音译。吐鲁番出土汉语文书中载有许多汉语地名,如:白水路、白水屯、白水镇、白涧屯、鹿门、方亭戍、高头(烽)、高宁乡、高宁城、高宁县、龙泉县、新兴谷等。此外,还有许多汉语地名见于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献。例如:三道沟、秦渠(汉人渠)、太傅沟。

高昌古国遗址

沙雅县在汉唐时一直是汉军重要的屯垦之地。该县仓塔木地名维吾尔语名作saηtam,saη是汉语“仓”的音译,tam则为维吾尔语的“墙”。saηtam的字面意思为“仓墙”,系由当地残留的古代粮仓残垣演变而来的地名。

清代因屯田而出现了许多相关地名。清代的屯田可分为兵屯、犯屯、民屯、回屯和旗屯五类。

兵屯又称“军屯”,是汉军绿营兵丁携家眷进行的屯田。乾隆二十四年(),清统一新疆后为解决驻军的军粮问题,以天山北麓为主大兴兵屯。因此而出现了许多反映兵屯的地名,如奇台县西北湾乡的小屯村、头屯村、二屯村、三屯村等。

犯屯也称“遣屯”,指发遣到新疆的犯人所进行的屯田。道光二十二年()冬,被流放伊犁的林则徐途经玛纳斯县塔西河时,在《荷戈纪程》中记称当地“民居甚盛,闽、漳、泉人在此耕种者数百家,皆遣犯后嗣,近来闽、粤发遣人亦多配此”。由此可知玛纳斯县的广东地是以广东遣犯为主的屯田区。

民屯也称“户屯”,是清政府招募内地无地无业农民迁居新疆所进行的屯田。主要集中于北疆。这些迁居新疆的农民多以户为单位将原籍相同者安置于一地,民屯地名也就多与其原籍相关,如昌吉的军户,呼图壁的镇番户,吉木萨尔的渭户,玛纳斯的兵户、新户、山丹户、凉州户、兰州户。

玛纳斯河谷

民屯地名分布广泛,最显著的就是“工”字地名。其中以乌鲁木齐、昌吉、阜康、吉木萨尔、呼图壁、玛纳斯等地最多。“工”是民屯开渠引灌及耕种劳作的地段工区,依次称为一工区,二工区,简称为“头工”、“二工”等,日久相沿成为地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便有头宫(头工)、二宫(二工)、三宫(三工)、羊毛工、陕西工、协标工、五工台等诸多带“宫”(工)字的地名。另如皇渠、汗艾里克(汗王渠)等地名亦与屯垦开发密切相关。

回屯,即移徙维吾尔人进行的屯田,肇始于准噶尔汗国时期。乾隆二十五年(),伊犁办事处大臣阿桂带领阿克苏、乌什、库车、沙雅、拜城等地名维吾尔人携家眷迁至伊犁河谷屯田。后又陆续从叶尔羌、麦盖提、和田、哈密、吐鲁番等地向伊犁移民。到乾隆三十三年()共有回屯户,分为9屯,种地9万亩。

反映回屯的地名主要分布在伊宁县一带,多以其原籍名后缀“买里”(居民点,街道,里弄)命名,如阿克苏买里、和田买里、叶盖买里(叶尔羌买里)。这些移民以百户为单位被安置在当地。维吾尔语称“一百”为jyz,由此也就出现了许多带有“于孜”(圩孜)的地名。如“吉里于孜”、“克伯克于孜”、“萨德克于孜”、“莫尔托乎提于孜”、“吐鲁番于孜”、“胡地亚于孜”、“萨木于孜”、“头圩孜”、“坎圩孜”、“多浪于孜”。

旗屯,即驻防八旗兵丁所进行的屯田。察哈尔营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屯田,厄鲁特营在特克斯至昭苏一带屯田,索伦营在霍尔果斯屯田,锡伯营在伊犁河南屯田,满营于嘉庆七年()也开始屯田。

博尔塔拉河

反映旗屯的地名主要分布在伊犁。如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乌珠牛录(牛录是清八旗组织的最早基层单位。起源于满族早期集体狩猎组织。最初,每一牛录辖十人)、寨牛录、依拉齐牛录、堆齐牛录、孙扎齐牛录、宁古齐牛录、纳达齐牛录、扎库齐牛录等屯垦单位,以后均演变成地名。另如霍城县的索伦嘎善、达斡尔嘎善、伊车嘎善也是因索伦营屯田而得的地名(“嘎善”的语意为村庄)。

有些地名与最初的居住者相关,或源于曾经存在于当地的行业名称,反映了居民的职业特点,通过地名可进而探讨相关历史。如“孔雀河”的本义为“制皮匠之河”,据此名可推知,该河曾是制皮匠洗涤皮革之处。塔里木河南岸的胡杨林里有一个很大的区域被称作“达吾提阔坦”(意为“达吾提的牲口圈”)。据此可推知,历史上曾有一个名为达吾提的人在当地修建过牲口圈。还有些地名甚至源于偶发事件,如沙雅县有一处地名作“乌什开乌勒迪”(意为“山羊死了”)。

孔雀河

某些地方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称名各有不同的来源。例如:

疏勒,意为“喀什噶尔新城”;

疏附,意为“喀什噶尔旧城”;

新和,意为“丰沛的水”;

奇台,意为“古城,古城子”;

乌苏一名源于清代的行政建制名“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相传蒙古语“库尔喀喇乌苏”的语意为“在有雪的地方的一条黑水”。改厅设县时略去了“库尔喀喇”,定名为“乌苏”。其治所设在今乌苏县城北约10公里的西湖村,故而至今少数民族语仍沿用旧名,称乌苏县为“西湖”。

阜康市九运街镇有许多带有“运”字的村名,如:五运、六运、七运、八运、九运、十运。据说光绪初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刘锦棠所率湘军曾在当地屯驻。操用湖南方言的湘军将士将军队建制的“营”说成“运”。久而久之,百姓也习用该称渐形成为地名。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进疆部队和支边青年投入屯垦戍边事业,使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作为新疆发展变化的汉语地名亦应运而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的新城镇大多以汉语命名,如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金银川、沙井子、黑树窝子、蔡家湖、沙枣园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反映特定历史阶段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和对外关系的地名,如乌鲁木齐市便设有民主路、幸福路、解放路、友好路等地名。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文革”中曾将友好路改为反修路,“文革”后又恢复了友好路的地名。

居民的迁徙造成了许多异地同名现象,前述清代因移民屯田而出现的许多地名便是对居民迁徙的反映。相传伊吾县下马崖乡维吾尔居民的先民是年前从拜城徙至当地的,遂沿用故乡之名,直译为“拜城乡”)。乌什县古名作温宿(《汉书·西域传》)、于祝(《新唐书·地理志七》)。乌什为音译,位于今阿合奇县城东的吾曲乡。“乌什”是个古老的地名,曾见于《突厥语大词典》。准噶尔汗国统治时期,曾将吐鲁番地区的部分居民徙至乌什,吐鲁番地名亦因之随迁至当地。清乾隆时期,汉语简称作“图尔躏”。由于这次迁徙,还使得吐鲁番地区的许多地名也一同被带到了乌什,如“皮羌”(鄯善)、“喀拉霍加”(高昌)、“阳海”、“托克逊”。

清同治年间,随白彦虎逃奔新疆的若干陕西籍回民落籍今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陕西工村,村名便以其原籍命名。光绪二十三年(),河湟起义失败后迁徙来疆的若干青海回民落籍今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仍沿用其原籍村名。出自青海省湟中县羊毛沟村的回民以“羊毛工”命名新居地,出自青海省大通县红豁村的回民以“鸿雁湖”(谐音)命名新居地。此外,巴里坤县的兰州湾子、玛纳斯县的凉州户镇、兰州湾镇等地名亦属此类。

轮台胡杨林

有必要指出的是,某些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指称的地点并不相同。如汉唐皆有轮台地名,但西汉的轮台位于天山南麓今轮台县境内,而唐代的轮台却在天山北麓今乌鲁木齐市以北地区;西汉的疏勒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今疏附县境内,而东汉时耿恭率兵苦守的疏勒却在天山北麓今吉木萨尔县境内;汉唐的伊吾均在东天山南麓今哈密市境内,而现今的伊吾县却在东天山北麓。

最为常见的如“西域”之名便有广、中、狭三义。《汉书·西域传上》:“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陀以玉、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可知所界定的西域取用了狭义,仅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地区;而就在同传中又将葱岭以西诸国,如安息国、大月氏国、大夏、康居国、大宛国包括在内了,即取用了广义的西域。至于中义的西域,通常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昆仑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吐鲁番

某些地名虽然从古代沿用至今,所指地域范围却不尽相同。有的扩大了,有的却缩小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多与政治中心或行政区划的变动相关。喀什至晚从10世纪以降便既指今喀什市区,又指包括今喀什市周边诸县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所辖诸多县市在内的广大地区,现今的喀什则仅指喀什市和喀什地区所辖诸县。吐鲁番地名至晚在10世纪上半叶已见于文献。其汉译名称“秃尔班”在年见于文献.此后还曾出现“土尔番”“土鲁蕃”等译名。该地名最初仅用于指称位于“火州城”(今高昌故城)和“崖儿城”(今交河故城)之间的城(即唐代的安乐城,今英沙古城,又称安伽勒克古城),后逐渐发展为包括鄯善、托克逊在内的地区及盆地名称。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地名就是流淌其中最鲜活的文化印记。新疆地名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便是一种文化标记,便是一种历史见证。

新疆地名故事:蒙古语地名新疆地名故事:维吾尔语地名新疆地名故事:满语、哈萨克语等语源地名新疆地名故事:清代移民与新疆地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