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网山丹讯(记者翟继宗)近期,长城修缮工程正在山丹县东乐镇小寨段进行,作为该段4公里长城的保护员,张振海经常要到工地上转转。
(明长城小寨段文保员张振海同修缮工程技术员在查看沿线修缮后的部位情况)
“每月至少巡查2次,看看墙体是否有开裂、脱落等现象,是否有人为破坏和倾倒垃圾等问题。实际上的巡查次数远远超过了。”张振海是小寨村四社村民,年被聘为长城文保员。
(明长城小寨段维修工程正进行)
像张振海一样的长城文保员,全县一共有84名,分段负责长城保护工作。目前,该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长城保护组,长城文保员都是从长城沿线的各乡镇、村就近聘请。
(明长城揣庄堡)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走廊蜂腰”之称,年开展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山丹境内长城总长公里,其中:汉长城94公里,实存93公里;明长城公里,实存公里,另有烽燧座、关堡14座。山丹汉明长城均由黄土版筑而成,两者相距10—80米不等,蜿蜒并行,且留存较为完整,被国内外长城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年山丹境内的明长城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丹县被确定为长城保护试点县。
年明长城新河段烽燧修缮工程(资料图)
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视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金山子段汉明长城并行段)
加固维修、钢丝网防护、建防洪渠、聘请业余长城保护员……一直以来,山丹县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出台全省第一个县级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全力争取项目资金、建立县乡村三级长城保护组,并结合县域长城分布特点和具体险情,分年度和地段制定了抢险、加固、本体保护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这一历史遗迹。
(金山子至硖口段两侧种植的防风林带)
在山丹县东乐镇小寨村,见到工人正在对小寨段明长城进行保护性修缮。据了解,从选土备料到夯筑砌补再到后期检测维护,工人们要进行十几道工序,并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维修原则,维修前工程技术人员反复实验,寻找最佳的维修用土配方,工人使用最简单的石夯、木锤、木板等工具对长城进行修缮。
(明长城山丹小寨段修缮工程正在进行)
在《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后,山丹县于年出台了甘肃省第一个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管理办法《山丹县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划定长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增强了全县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山丹县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立项抢救长城、保护长城。自年以来,积极争取资金多万元,对县境内10公里长城本体险情最严重段落、烽燧、城堡和硖口古城过街楼进行了修缮加固,对洪水冲刷最严重的明长城新河段、丰城堡段进行了防洪抢险加固。
(金山子烽燧)
该县还从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设置保护标志、建立记录档案、健全保护机构入手,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每年全面巡查最少6次。与此同时,该县还通过专栏、电视宣传片、标语、发传单、出版《长城魂》书籍等方式提高民众长城保护意识。
(硖口古城残破的城墙)
“去年夏天,巡查时碰到了一对法国夫妇自驾游到这里,他们问我能不能登上长城看看,我告诉他们不能,他们就拍照后离开了。”张振海说,近年来,附近村民的保护意识提高了,这几年发洪水,宁可走远些取土也不在长城边上取土拦坝。
(经过修缮的明长城-小寨1号烽火台)
近三年,该县又陆续增设长城保护标志牌块、界桩个。对破坏长城的违法犯罪行为,分别进行行政处罚和刑事拘留。
(修复后的硖口古城过街楼)
近年来,通过长城保护项目的实施,山丹县长城保护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山丹县境内的长城本体仍然面临着地震毁坏、暴雨冲刷、洪水淘蚀、风沙侵袭等因素的威胁,尤其是还有80多公里的明长城本体和几十座烽火台时刻面临着坍塌的险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