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小山村有了新产业——武山县山丹镇硬山村发展增收产业见闻初夏,记者来到武山县山丹镇硬山村,目之所及皆是葱茏苍翠的山林、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以及从山底至山腰连片新栽植的乌龙头,村民付建平和几名农户正在乌龙头地里锄草。“我将两亩地入股到合作社,现在在合作社锄草,每天有元的收入,之后还有分红。”付建平一家7口人,其中4人为残疾人,一直都以种地为生,收入来源单一,由于要照顾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务工,平日里就在附近打工,是全村唯一没有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年初,他和几名乡亲将土地和种植的乌龙头一起入股到硬山村扶持成立的武山水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付建平说,现在合作社忙的时候,他就在合作社干活,前段时间补种乌龙头,这段时间锄草,村里说等合作社的锄草结束了,就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稳定脱贫。“乌龙头现在处于幼苗阶段,锄草工作较多,雇用了15人,都是村里无法外出的村民。”顾永斌是硬山村的村主任,也是武山水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去年村里引进种植乌龙头后,他流转了亩土地,成立了合作社,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种植乌龙头。“现在合作社社员有30户,今明两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全村乌龙头产业规模化发展。”顾永斌说。硬山村地处山丹镇偏远山区,耕地多为山地,由于受地理因素制约,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子里多为老人,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硬山村海拔高、气候阴冷,适合乌龙头种植,而且乌龙头种植所需的劳动力较少。”硬山村第一书记兼帮扶队队长颉雷告诉记者,去年和村两委、村民商量后,根据村里山地荒地多、劳动力少的实际情况,确定乌龙头种植产业为长期发展的富民产业,目前全村共种植多亩,其中年种植亩,今年新补种余亩。“村民将土地和种植乌龙头苗一起入股合作社,年底进行分红。”颉雷说,虽然目前硬山村的乌龙头产业收益还不明显,但市场价高且产量少,根据目前的长势和种植情况,特别适合作为硬山村的长期产业。硬山村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辖6个自然村户人,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人,贫困发生率74.82%,至年剩余贫困户1户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9%,年硬山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实现整村脱贫。近几年,硬山村在帮扶单位武山县委组织部的帮扶下,通过协调各单位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扶持引导全村群众养殖肉牛多头、中华蜂30多箱、散养鸡余只。全村种植架豆亩、中药材多亩,亩均增收0多元,种植乌龙头多亩,户均种植5亩,全村群众实现了稳定增收。同时,落实光伏扶贫、入股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分红项目,并组织群众参加劳务招聘会,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如今,硬山村硬化了通村公路、自然村巷道,出行更加方便,自来水入户,村民吃上安全饮水,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完成农网改造和危房改造,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成村级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栽植行道树,村容村貌大大改善,以劳务输出、中药材、架豆、乌龙头种植和特色养殖为主的增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山丹:巧手缝制幸福路初夏,走进山丹县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机杼声不绝于耳,数十名妇女正在工作台前紧张忙碌地作业。伴随着一台台缝纫机的“哒哒”声,一件件款式新颖的服装陆续完工。“今年我们和上海、浙江、安徽、山西等地多家企业签订了订货合同,订单量大,必须加快赶制,才能按时交货。”扶贫车间负责人刘春燕告诉记者。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位于山丹县沃谷创业园内。去年7月,公司被认定为山丹县第二批扶贫车间,为附近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特别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扶贫车间让我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还能照顾到家里,我挺满意的。”今年34岁的薛霞是一名残疾人,也是扶贫车间一名熟练的“老裁缝”。出色的手艺总能使她超额完成任务,每月能多拿元左右的奖金。在扶贫车间的产品展示厅里,款式新颖的服装简约而不失时尚元素。“产品销售渠道正在稳步拓展,为满足市场需求,现在筹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场地、设备等已经落实,正在招收新的工人,未来将带动更多贫困群众来这里就业。”刘春燕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通讯员翟继宗)图片新闻近日,种植户在敦煌市肃州镇戈壁设施农业园区温室大棚采摘桃子。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张雪婷来源:甘肃日报编辑:高丽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