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访祁店村
文、图
曹斌
冬至祁店村万人同吃“牛娃子饭”
一、“祁家老店”“西湖落草”
祁店村隶属于甘肃张掖山丹县清泉镇,是一个有着浓郁民俗特色的自然村落。曾几次慕名去寻访,但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小雪节气这天,终于成行了。
三菱车驶出甘州城,已是上午十一时许。前一天的雪还未融化,这年的第一场雪,让整个河西走廊如同覆盖了一层薄厚适宜的绒毯,千里沃野,银装素裹,令人心旷神怡。今天的天气不错,蔚蓝的天空艳阳高照、祥云舞练。旷野里、山川上,草木土石依旧斑驳可见,像一个蹬了被子的孩子露出的手脚。
在冰天雪地的国道上,顺着明长城和连霍高速公路东向行驶51公里,便到了野猫山对面的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这是一处坐落在瞭高山(属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河西走廊“锁钥蜂腰”“甘凉咽喉”地段上的人文荟萃之地,依山傍水,格局优良,生态景观类型丰富。这里留存着山丹八景之一的“西湖落草”等胜迹,有“龙首山下物华天宝,西湖边上人杰地灵”之谓。
祁家店的得名由来已久,与早期一祁姓商人在此经营的一家车马店有关。它地处丝绸之路上新河驿站和东乐驿站之间,是方圆几百里唯一的客店。早在几千年前,就扮演着丝绸之路上服务者的角色,为南来北往的客商打尖提供服务。
在明清之际,祁店村还叫祁家寨,是山丹县诸多村堡中的一处。清代道光乙未年(公元年)的《山丹县志》卷四“村堡”内容下,记载了山丹县的处村堡,对祁家店的记录是“祁家寨,城西十五里。”在道光本《山丹县志》中,编撰者还绘制有多幅山丹县的“图考”。其中在“山丹全图”中绘制有“祁家店”,位于“山丹城”和“静安堡”之间。“祁家店”和“静安堡”南侧便是山丹河。
祁家店水库
二、“灵龟观海”“弱水女神”
我们一行人首先踏雪登上的是弱水(山丹河)源头的祁家店水库大坝。水库里的蓄水已经结冰,冰面落满了雪,白茫茫,洁净庄严。库区中央,一大群水鸟簇拥在十多平方米的冰面上嬉戏,抱团取暖。水库对面,是4A级景区山丹大佛寺,寺前高耸的观音塑像隐约可见。
大坝尽头,山势突兀,一只活灵活现的神龟仰起头在深情地回望,传说她就是《西游记》通天河里问寿的那只神龟,水陆两栖,从高台的通天河(黑河),过临泽的流沙河,来到了山丹河的源头,寻找“人生几何”的终极答案。
神龟观海
神龟下,大坝的底部,是一处庙宇,气宇轩昂,古色古香,人称“娘娘庙”。这是当地人自造的女神,俗称“破肚子娘娘”。传说很早以前,身怀六甲的娘娘与小姑子一起来山丹河挑水,行走间但见瞭高山与龙首山恩爱无比,即将合二为一,一旦既成事实,河水便不能下泄,山丹县城所在地的清泉镇及周边将成为一片汪洋。为了拯救民众,娘娘急忙拿挑水扁担顶住山体,最终力不能支,扁担戳破了自己的肚皮,灵魂随即得道升天,血水阻止了两山合一,后人为了纪念她“厥功弱水”,建了神庙,供人祭祀。
三神殿及娘娘庙石窟
文昌宫
始于明代、依山而建的娘娘庙分为三层,各抱地势,威严雄奇。一层的三神殿中,龙王、山神、土地雕塑端坐供台,威风凛凛。踏雪拾级而上,便是娘娘石窟。入内,但见娘娘、小姑子、小孩儿塑像同处上窟,药王爷、咳嗽奶奶分居左右两侧。塑像前香烟缭绕。
更有趣的是,娘娘庙之上的雪峰顶上,又建有文昌宫,印证着当地人崇文厚德的乡风民俗。
迄今,娘娘的传说仍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娘娘庙的香火仍延续不断,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娘娘庙还有专门的法会。
“王家享堂”遗址
三、“王家享堂”“文武齐家”
水库西北边不远处是马家湖湾,千亩平畴中间,有一处墓丘,方圆百米,那是明朝山丹籍名将王允中的寝陵“王家享堂”的遗存,显赫、肃穆、别有气势。“王家享堂”一直留存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王允中,字继尧,号道庵,出生在明朝穆宗隆庆年间,故居在今位奇镇暖泉村柳树庄,山丹县城南大街有他做官后修建的规模很大的府宅。其父王一心是明朝驻防山丹的游击。出生武官家庭的他,少小聪敏,志向远大,被补为博士弟子员后,苦读兵书、钻研战术、骑马射箭、舞刀弄枪,顺利通过武科考试,中了武举。十七八岁时他因军功补袭了父职当了游击,开始了一生具有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
明代山丹籍名将王允中(网络图片)
王允中书法(网络图片)
明神宗万历年间,王允中先后奉命率部激战青海湟中蒙古厄鲁特,收复鞑靼侵占的天祝松山草原,驰援瓦刺进犯的肃州金塔毛目城和新疆哈密,驻守河套鞑靼和海北鞑靼侵扰的古浪大靖和镇番(今民勤)。他用兵如神,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因军功显赫,连连擢升为参将、协守甘肃副总兵、甘肃总兵,并挂平羌将军印。
王允中晚年任右军都督佥事、都督同知,是山丹历史上官阶最高的人物。他戎马一生,足迹遍及河西走廊及宁夏河套平原、青海湟水流域,战功卓著。万历三十二年后,七年之内,他参与的战役就有12次之多,为巩固明朝在河西的边防做出了卓越贡献,朝廷为表彰他的功勋,晋爵为光禄大夫。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年),王允中在家乡病故,熹宗下诏御葬,诏赐武进士、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他的葬礼规格之高,在历代文臣武将中也少有。王允中故后多年,多次荣享御祭,隆重之况,在山丹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王允中的儿子王建侯,是明朝山丹唯一的文进士,起初任南京户部清吏司主事,后官迁蓟北参政道,为官清廉,不阿权贵,任内与专权宦官多有斗争,名振燕冀,著有《孟子注》一卷。当时的兵部尚书祁伯裕奉旨写就的墓志铭中称王氏“缙绅起家”“文武萃于一门”,是“熊罴不贰之臣”。
年8月修建祁家店水库时,“王家享堂”因在库区之内,文管部门将陵园拆除,王允中生前穿过的铠甲、用过的宝剑送交省博物馆收藏,一应石雕石碑移入县文化馆存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建南湖公园后,以上石雕全部移至公园内。
三圣宫大门
四、“三圣榆荫”“白衣胜景”
驱车经过“娘娘庙石窟”向西,依山傍水的是一条光洁的水泥路,这是水库下游的山丹河道。河道内地下水位高,水库常年的渗水,使河道内形成多个池塘、沼泽,葳蕤丛生的湿地植被有芦苇荡、红柳林,如今伴着残雪,摇曳弄姿。水面上时有野鸭游走,令人安静、放松。
再往前,拐弯的道路将两片芦苇生生隔开。人车过处,一只野鸡在芦苇池边探头探脑,倏而没入丛中;一只雉鸡惊起,双翅抖动,带着长长的尾羽飞向远方。他们难道是在欢迎我们?
车停处,是三社的三圣宫。仿古的门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直冲蓝天。院内,很厚的积雪簇拥着一棵挺拔的老榆和一棵婆娑的沙枣树。正殿内,武财神关公、文财神赵公明和龙王画像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大概是吸取了天地日月之精华灵气,院内雪地里捡拾的沙枣格外甜美。
眼光殿及白衣寺
当地人告诉我们,再走一段土路,湿地之末,是四社的白衣寺。大伙儿一听,跃跃欲试,一探究竟。祁店村共四个合作社,一社一庙、儒释道合一,每月一次轮值的庙会,世所罕见,预示着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还在沉思中,车子戛然而止,停车处是山口外冲积而成的一个天然砂石场,一辆小车比我们来得还早,一车人显然已经敬香完毕,在长满芨芨草和植有风景树的峡谷里逶迤下行,两个大人和三个小孩满面红光、充满了自信。他们背后的山尖上,便是眼光殿和白衣寺,赫然耸立,梵音袅袅。
眼光殿门口的对联格外醒目:“金睛辉辉指福寿界,慧眼灿灿引德仁境。”白衣寺内呼之欲出的壁画,是观音菩萨的不同化身: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持经观音、能静观音、骑鱼观音、骑鳌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壁画前的香炉中,香火旺盛。出寺门,举目远眺,山口外的景象一览无余:雪地里世人熙攘、阡陌纵横,汉明长城与公路铁路相交接,输电线路与输油输气管道相交织,对面的龙首山苍茫雄厚,与寺庙遥遥相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祁家店烽火台”
五、“祁店烽火”“灵台福地”
车从二社的居民点经过,在一片白茫茫的耕地中间,高高隆起一座泥土夯筑的土墩,它就是祁店又一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祁家店烽火台”。
踏雪登上烽火台基座,环绕一周,居中四向,才能感受到它的重要。烽火台位于走廊蜂腰、东西走向的明长城之上,与南面的瞭高山、北面的龙首山最高峰三点成一线,在军事防御方面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它与名将王允中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牢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经历多年的风雨侵蚀,烽火台上部已然有些破败,根部杂草丛生,难见当年的威仪,但在它面前,你仍然能感觉到自己的浅薄和渺小。
娘娘台亭子
位于一社地界上的娘娘台是我们寻访的最后一站。原先,娘娘就是从这里出发去挑水的,娘娘台上有亭,亭为佳构,回水成环。借助它的灵气,台下的“开心农场”和“魅力祁店”,是设施农业、蔬菜认种认养、自主采摘、优质桃杏、生态鸡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张掖市图书馆馆长黄岳年先生有《灵台福地》诗为证:“娘娘台上看青龙,紫气东来撞大钟。日月同辉山壮美,洞天福地有仙踪。”
祁店冬至文化节“捣老爷”大舞台
祁店冬至万人“牛娃子饭”饭场(网络图片)
六、“冬至乡愁”“魅力祁店”
寻访完以上景观后,已是下午四点。一行人来到村委会大楼对面的“弱水牧歌”用餐。
这里其实是“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传习所”和“冬至记忆馆”,四合院外就是乡村大舞台和“冬至牛娃子饭”饭场。四合院内,瓦蓝色的石棉棚拱形罩顶,回廊四壁布有往年冬至节活动摄影展,上房中陈列着冬至民俗文化的锅灶、服饰等用具。
祁店“嗷冬至”
祁店冬至万人同吃“牛娃子饭”
祁店村非遗项目
百度网页:甘肃山丹万人同吃“牛娃子饭”场面震撼截图
齐家店村的冬至民俗活动是很独特的,他们叫“嗷冬至”。捣老爷是这个时候的特殊民俗,四乡八邻的百姓们拿着围炕用的长长的木质推灰板捣老爷。平日里“老爷”高高在上,这几天一定要放下身段,接受百姓的逗打。捣老爷祈福,人们把浓浓的心意和祝福,都放在了这个活动中。那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吃万人大锅“牛娃子饭”,这是全中国最盛大的冬至民俗庆祝活动。那个做饭的大锅,由此号称“天下第一锅”。
近年来,张掖文化名人、原市委党校副校长任积泉先生充分挖掘山丹民俗节的内涵,梳理传统节日的文化脉络,整理古老的民俗礼制,规范相应的礼仪、乡约、口号、谚语等,将古老的好客之道、原汁原味地呈现给现代人们,传递出大道“人和”、礼仪之乡的地域映像,体现“道、孝、祭、礼、俗、乐”的人文意义和民俗特色。连续四年举办的冬至民俗文化节、万人同“捣老爷”同吃“牛娃子饭”场面震撼。四年中的这一天,祁店村都是民俗展示的大舞台:秦腔大戏、社火、河西宝卷、民间小调、民间工艺品、罐罐席、炒拔拉、米黄儿、黄参油泡泡、油糕、油糊旋等等都会悉数登场,令人目不暇接,也让这个只有四个合作社、多人的偏远小村子名声远播。
祁店村乡村振兴规划
祁店村乡村振兴规划
我们与村社干部边吃边聊,对寄托乡愁的祁店民俗心生敬畏,对今年冬至节的活动充满了信心,对祁店村彰显自然人文禀赋、打造“一核、两廊、三区”,即丝路驿站文化体验区、生态湿地景观廊和美丽乡村景观廊、都市田园乡村休闲区、弱水湿地生态观光区和山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点头称赞。同时,我们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荟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祁店七景”,即“灵龟观海”“弱水女神”“灵台福地”“三圣榆荫”“白衣胜景”“祁店烽火”“冬至乡愁”。
魅力祁店,每年冬至我都会来“嗷”!
四位不速之客:从左至右:杨峰、任积泉、曹斌、黄岳年(摄影:吴多昭)
▼
??????
约稿启事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
vip.sina.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