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7198.html

非遗助脱贫撑起“半边天”

——山丹县非遗扶贫工作见闻

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传承人杜晓丽指导员工绣鞋垫。

绣着花、剪着纸、蒸着馍、看着娃、挣着钱……如今,这是很多山丹县妇女的生活模式。

近年来,在张掖市山丹县,越来越多的当地妇女通过一双巧手和一项技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她们通过学习刺绣、剪纸等技法,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从而实现了非遗脱贫、文化致富。

“绣”出美丽生活

霍城镇下河西村村民陈迎霞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中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打工,家中日常开销全靠丈夫一人外出务工来支撑。年,在镇政府的协调下,陈迎霞来到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学习刺绣手艺,现在她已经熟练掌握了刺绣、编织、钩织等技艺。

“我现在学会了刺绣,既能做工挣钱补贴家用,也能照顾家里老小,挺好的!”陈迎霞笑着说,最近,她还尝试利用短视频或直播平台在线上销售她制作的工艺品,“这样既增加了销量,又可以让全国各地的人了解山丹的刺绣,一举两得。”

杜晓丽是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的非遗传承人,是一名手艺精湛的“绣娘”。她尽心为大家传授技艺。“我们工坊吸纳了8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学习刺绣,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她们逐步掌握了钩编和刺绣技艺,通过售卖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不仅可以增加收入,也让她们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杜晓丽说。

“剪”出致富门路

“从未想过,一把剪刀、一张纸,竟然会彻底改变我的生活。”马永花说。她如今已是山丹县丹美工艺美术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了,在进入这家公司之前,由于出不了远门,她一直在山丹县城打零工。每天一大早出门去劳务市场找工作,干一天活也就挣七八十元,经常是干完活回到家已经晚上七八点,疲惫不说,对孩子老人也照顾不周。“我很喜欢现在这份工作,每个月有元的保底工资,然后是计件工资,干的是技术活儿,手法越好越熟练挣的钱也越多,干工作的同时还可以把家照顾好。”

马永花的师傅叫周玉梅,也是丹美工艺美术公司的创始人。年周玉梅创办了这家公司。“大概从年开始,我系统学习了绘画、烙画、剪纸等民间工艺,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手法和技巧越来越好,在我们当地有了一些名气。”周玉梅说,后来通过媒体宣传,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