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www.yushiels.com/npxjk/zlxl/685.html

驿递是古代军情传递、军需转运的主要方式,明朝建立之初,就大力建设驿递,洪武二年()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元朝的“站”改为“驿”,每十里设铺,置铺长;六十里设驿,置驿丞,合称为驿递。

驿站主要负责接待来往官吏、传递信件、更换交通工具等职责,特殊时期,也可作为转运粮食、武器等物资的中转站。

靖虏卫最重要的交通补给线是与南部会宁县的交通线,这条线主要沿祖历河南下,到达会宁县,沿线设置三个驿站。

靖虏卫的后勤保障体系

一交通补给线

1.驿站与急递铺

乾沟驿和郭城驿两驿站的规模相对较大,其城墙的建设规模相比卫所的一些城堡也不遑多让,职官设置也远非一般驿站可比。

郭城驿、乾沟驿除驿站功能外,还具备相当的军事功能,甚至军事属性远超其驿站之功能,也能看出明廷对此地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此地的军事部署。

急递铺是驿递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接待来往官吏等职责。据县志记载,靖虏卫的急递铺分东西两路设置,东路设有急递铺五,接官厅一,西路设有急递铺三,接官厅一。

虽然县志记载转嘴山、小芦子铺等铺舍为西路铺舍,但,除转嘴山在县城西外,黑城子、小芦子等地俱在靖虏卫南部,这应当是作者对地理方位的理解导致的偏差,西路铺舍的正确分布应当是在卫城以南沿祖历河次第设置,与会宁县向北设置的铺舍相连接。

自会宁县至靖虏卫,沿祖历河有两个驿站,八个急递铺,成为会宁县与卫所的主要联络线与物资输送渠道。

2.卫与周边的联络线

固原镇成立之后,划兰州、靖虏等卫归固原镇管辖,至此靖虏卫改归固原镇管辖,因此靖虏卫与固原镇的关系日益紧密。

从固原镇城出发,西北向经黑水堡城(今固原县黑城镇)、海剌都堡(今海原县城)、西安州堡(海原县西安州)三堡进入卫境,先后经过乾盐池堡、打剌赤堡抵达卫城,这是卫与固原镇的交通要道,也是来往军情传递、军队调度、军饷调拨等事务的主要通道。

除卫所与固原镇、兰州卫的联络线外,还有经过卫境向陕西行都司输送军粮的路线。陕西行都司甘州、凉州、山丹诸卫军饷皆由西安诸府州输运,运输路线须经过平凉府之六盘山,而六盘山山势陡峭,运输艰难。

在迭列逊造船八艘,每艘有运夫十一人,负责在迭列逊渡口来往运输货物、行人,隶属巡检司管辖。

这条路在宾兔占据松山以后便失去了作用,陕西行都司的军粮开始由西安诸府运往兰州卫,在兰州卫渡河,经庄浪卫北上,经古浪所、永昌等卫,运往甘州。

二靖虏卫的粮饷补给

1.粮饷的供给

粮饷是军队作战的重要保障,自古便是当朝者考虑的重大事项,明代卫所军士军饷的供应形式有月粮和行粮两种。月粮是政府按月发给军士供全家人消费的食粮。

月粮因其派发在每月月初,而称之为月粮。月粮的发放有两种形式,一为本色,一为折色。

随着战争的大规模展开,卫所不断增多,财政压力增加。政府开始控制军饷中的粮米的比例,折钞发放月粮。月粮早在洪武间便有折钞发放的先例。

开中仍无法满足边军的需求后,朝廷开始向各边输饷银,称之为“年例”。年例银既包括卫所军的军饷,也包括各地募兵的增饷。

最初输送的多为粮食、布花等实物,正统以后,才转为输送白银。但这一时期,年例银的发放并不包括所有的北边军镇,且时常间隔发放,未能形成按年调拨惯例。嘉靖年间,随着边警频传,九边军需日增,开始形成按年拨银的定例。

嘉靖后,民运不济,军屯亦遭受破坏,年例银与开中成为主要军饷供给来源,并维持到明末。

这一供应方式的演变,反映出明代粮饷供应的白银化。以供给规模来看,靖虏卫的供给规模一直较高,同时卫所驻军规模也是呈现增加的趋势,但蒙古人入侵的记载亦是接连不断,究其原因,笔者猜想应是卫所额设驻军规模在增加,实际上,驻军规模增加的并不多,多数军饷均被上级官吏侵吞,以至于防御力量不济,蒙古人得以多次南下侵略内地。

2、粮饷的管理

明代卫所的仓储管理权在正德年间发生过变动。明初,都司卫所隶属关系的的确立,仓储管理权由所在都司卫所各自负责,仓官、攒典到管粮官,俱由卫所武官担任。

仓储管理中,最基础的管理者是仓大使、副使,负责仓廒具体管理事务,仓大使、副使之上为府通判、州判官、县丞等官,负责对各仓收支的督察。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可以凭借快速的移动速度,大范围的灵活机动性等特点,在战场上实现正面冲突、侧击包抄、远袭敌后、出其不意断其粮道等目的,成为主要的军事打击力量。

由于骑兵在军事上的重要优势,历朝历代都尤为重视骑兵的培养,战马的培养始终是历朝历代军政的重要内容,历代统治者也无不视之为国家重务。

对于处于防御蒙古一线的卫所来说,骑兵是对抗南下入侵蒙古人的最好兵种,但限于中原少马的现状,卫所的军队以步兵为主,仅有少量骑兵。

靖虏卫驻扎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兼有少量骑兵,据县志记载,在永安堡有战马八百匹,平滩堡有马军七十三员,哈思吉、芦塘等堡都有骑兵驻扎,但靖虏卫并不产马,这些战马是从何而来呢?

靖虏卫与地方社会

一靖虏卫与边疆防御

1.卫所防御作用的发挥

靖虏卫设立后,防御设施陆续建设,卫所防御建设初见成效,甚至有人认为达到了“防守之道备矣”的状况。

河北蒙古人多次成功南下,深入抢掠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防御设施,而在于守御官军对待敌人入侵之际的态度。

没有制定完美的攻守策略,守备官军懒惰成习,河北蒙古人一旦渡河南下,卫所官军不仅畏敌如虎,且消极避战,致使人口、牛羊牲畜被掳掠。

宾兔部落驻牧松山后,多次入侵靖虏卫,深入卫境抢掠。而此时的靖虏卫相比较于松部而言,实力差距悬殊,面对松部的入侵,无力抵抗,鲜有胜绩。

万历二十年()因靖虏参将虚报败绩命御史逮治,万历二十三年()松部再次入侵靖虏卫,革职游击吴继祖、高佩等人,尽管有这样的惩戒,仍无济于事。

直至明廷发动松山战役,松部四分五散,收复松山,修筑新边以后,卫所的边防压力大大减少。

如果卫所防御布置得当,敌军入侵之际,军官有敢战之心,驻军敢于接战,就会发挥积极的防御作用。天顺五年四月()达贼进犯靖虏卫,总兵官保定侯梁珤率军击战,击退进犯达贼,获得较大成果,兵部对这场胜利上奏朝廷。

2.农业与教育——靖虏卫的建设开发

明朝在全国遍设卫所之后,为解决军饷实行屯田,每卫按照一定的比例拨军士屯田。明代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其中影响的便是最大军屯,凡驻军之处,皆行屯田之事。

黄河水利的开发在明代已引起重视。对于缺水的靖虏卫来说,卫境内的黄河成为当地发展农业首先考虑的对象。利用黄河发展农业,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修建水渠。明代,卫境内边建设有多条水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明代修建的水渠在靖虏卫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部分水渠甚至发挥奇功能至近代,中和渠于民国三年()改名复兴渠,源盛渠于年改名靖乐渠。

靖虏卫农业的发展,除引黄河水灌溉农田,还有引泉水灌溉,卫境内分布的各处泉水,都成为发展农业的水源。

靖虏卫有引灌溉的泉水八处,打剌赤堡东十的东泉、杨稍儿水及其南三里的尕儿水、和尚湾东二里泖孩水、和尚湾东十二里的磨合水、红柳泉、陡城水等处的泉水俱为居民引水灌溉农田。

二移民.

元末明初,中原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土地荒芜,人口大幅减少,靖虏卫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移民,同时也带动了移民的发展。

今天靖远境内的居民,主要来自于明清两代的大量移民。明朝建立之初,靖虏卫地处边塞,与蒙古势力接壤,因戍防边塞之需要,移民以军屯迁居者为形式。

松山战役后,边防压力趋于减少,边境得到一定的开发,不断有移民进入靖远一带。另有通过仕宦、经商及其它途径移居靖远者。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明代靖虏卫的移民,主要有以下来源。

1.移民来源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以及大量的回民落户靖远。经元明之际的战争,蒙古人退居漠北高原,靖远居住的大批居民逃散。

永乐二十一年()陈怀奉命收捕,这批前元居民的去处并没有交代。考虑到迁移成本,靖远无疑是最好的安置地点,因此,这批人是被安置在靖远地区。

皇室后裔可能为其家族自夸之说,但对其民族的描述应为真实,即平川吴氏的先祖为蒙古人,在蒙古人退出中原后,部分居民并没有向北退却,而是隐匿起来,居住在靖远,这部分人便是靖远较早的一批居民。卫所驻军的来源主要是西安诸卫,而西安诸卫军士主要来源还是江南地区。

军户家属还包括军官家属。卫所的官员皆由朝廷任命,军官任职时将自己的家眷迁移居住,并定居下来。

靖虏卫首任指挥使房贵,为宁夏人,正统二年()由汉中守备迁任靖虏,后任指挥使,天顺三年()卸任。在任期间,建设卫所城池、官署、学校、仓场、驿递等,为靖虏卫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至今还流传着“先有房家人,后有靖远城”的说法。

2.移民实边

明初为了平衡各地人口分布,先后数次大规模移民至边疆地区,靖远亦包含其中,明初的移民以卫所军户为主。松山之役后,松山部落四分五散,靖虏卫的边防压力逐渐减少,社会趋于稳定,为促进靖远地区的发展,朝廷再次组织向靖远地区的移民,这一时期移民以平民为主。

明代后期,卫所边防压力骤减,卫境内得到发展,商业趋于发展,不少商户开始进入卫境内经营商业,如平川区尖山村任氏,祖籍平阳府,其始祖居靖远,以陶瓷业为生。

通过多种途径移居靖远地区的居民,充实了靖远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的居民,同时也带动了靖远一带农业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