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0/

热血青年进西藏

肩扛“报社”向西行

人物名片

徐稀星,年10月生,常山青石人。原名徐德昌。年5月加入十八军五十二师,年7月正式进军西藏,经历了爬雪山、涉冰河、赶牦牛、修公路……先后于十八军五十二师工作团、筹粮队,《战线报》,西藏江孜军分区政工科,西藏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供职。年从西藏军区转业至兰州军区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年离休。

人物故事

热血青年勇参军

年,常山参加十八军的战友参加60周年聚会

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常山县城,宣告常山解放。5月10日,二野十八军五十二师接管常山,并发布招兵公告。

当时,家住常山县青石镇桥亭村的徐稀星刚高中毕业。

“解放军进来了,街上贴起了招兵公告,我看见就去了。”徐稀星说,父亲开办的“水廉乡第五保国民小学”就聘用了好几位中共地下党员,并积极为共产党提供活动场所和经费。在父亲的影响下,20岁的徐稀星毅然报名,加入了十八军五十二师青年训练班,随后正式参军。

年6月3日,十八军五十二师奉命进军西南。徐稀星跟着部队,转战江西、湖南、贵州、四川。

肩扛“报社”向西行

进军西藏部队宣誓

年2月,十八军热血将士们在四川乐山举行了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并立下了豪迈的誓言:一定把五星红旗插上世界屋脊,把光明和幸福带进西藏。

从接受解放西藏任务,到思想动员,学习民族政策和简单藏语、行军负重锻炼……年7月,徐稀星所在的五十二师直属队准备完毕,满怀激情从四川眉山地向西藏进发。“当时,我在《战线报》工作。”徐稀星回忆,在出发前,自己就和战友们一同把上级有关进军西藏的方针政策印上报纸,分发给大家。

在徐稀星和战友们心里,报社就是队伍的一面旗帜,无论有多困难,队伍走到哪儿,报纸就要办到哪儿。因为没有驮运工具,包括油印机、油墨、纸张,刻字用的钢板、铁笔等,都得靠人肩挑背扛。“可以说,我们是把整个‘报社’扛进西藏的。”

命悬一线爬雪山

进藏部队翻雪山

从四川到西藏,十八军翻越了沿途40多座海拔超过米的雪山,其中12座海拔超米。海拔米是什么概念?年拿破仑进攻意大利,翻过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隘口,海拔就是米。拿破仑只翻越了一座,就被载入欧洲军事史,被世人膜拜了数百年。而这样的山,徐稀星翻越了整整12座!

“在康定稍事休整后,大家就开始向海拔米的折多山挺进。”徐稀星回忆,一开始,大家的劲头都很足,但爬到米左右时,就感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就要到达山顶时,狂风暴雪迎面扑来。喘不过气的徐稀星,不得不和战友手拉手一起走,才能保证不被狂风吹落悬崖。“苦不苦,想想当年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当被问起是如何突破身体极限翻过雪山时,老人话语铿锵。

临时受命赶牦牛

年,徐稀星在山丹军马场

“为了将补给运到昌都,在甘孜休整期间,部队临时组建了一支‘赶牦牛队’,人员都是从各单位抽调来的。”徐稀星说,一开始,大家都不是特别乐意,甚至感到屈才,后来得知是为了昌都战役提供保障的,这才重新鼓起了劲。

当时,徐稀星和《战线报》的同志们也承担了赶几十头牦牛的任务。本以为赶几十头牦牛是小事一桩,谁知第一天就出了“洋相”:牦牛一上路,就满山遍野地跑,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好不容易才把牛赶到一起,自己却弄得狼狈不堪——有的人新棉衣被荆棘挂破,露出了朵朵棉花;有的人衣裤被水浸湿,冻得直打哆嗦;还有的人没看好驮子,物资撒了一地……后来,在藏族同胞的指导下,才慢慢熟练起来。

年11月中旬,徐稀星和战友抵达昌都,成功把大米、代食粉、罐头、茶叶、银元以及各种物资送到了部队。

喝了糊糊抬木头

将士们依靠代食粉充饥。图片截取自纪录片《口述西藏》

在昌都,徐稀星度过了年元旦和春节。在那滴水成冰的时节,他并没有停下休息,而是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地方建设。有些连队进到原始森林采伐木材,砍伐了的木头就沿着澜沧江顺流漂下,徐稀星就和战友们一起,下河把木材捞起来抬到昌都城内。虽说路程不长,但坡陡路滑,被江水泡湿的木头十分沉重,一天下来,他的肩膀总是又红又肿,腰酸腿疼更是常事。

由于公路没有修通,仅靠牦牛驮来的粮食是有限的,战士们每天人只能分到半斤粮食。为了让大家“多吃一点”,炊事员就经常煮稀饭糊糊,于是有人就编了俏皮话:“盼昌都、到昌都,到了昌都喝糊糊,喝了糊糊抬木头……”但在得知搬运木头是为了修建昌都河大桥后,将士们纷纷表示,宁肯肚子挨饿,木头也不能少抬。

历经艰险修公路

进藏部队修路

年5月1日,五十二师与五十三师共同接受了修筑昌都至热亚段公路的任务,并举行了开工典礼。徐稀星所在的五十二师政治部分到了达马拉山上的修路任务。

达马拉山高多米。当部队驾上帐蓬进驻以后,这座千百年来荒无人烟,陡峭寂寞的雪山,被人声鼎沸、铁锨叮哨声所惊醒。

一开始,徐稀星和战友们没有经验,一天的路修下来,往往不是十字镐秃了、筐子散了,就是抬杠和锨把断了,手上的血泡一个连着一个,肩上肿得象馒头一样,晚上躺在柳条铺上浑身象散了架似的。于是大家就开“诸葛亮会”,并派人到先进的地段去学习取经。

“真是人多智慧广,什么爆破法、塌方法、工字形开掘法、掏洞法、烤火化冻……各种提高效率的方法都想出来了。”回忆起修路的日子,徐稀星感慨万千,“清晨五、六点钟,就有人冒着寒风上工;深夜九、十点钟,还有人坚持在施工现场迟迟不愿收工……”在老人的回忆里,我们似乎看见了指战员们挥着铁锨抬着筐,使着钢钎,把山石、碎土一方一方地挖掉的画面,宽敞平坦的公路就这样一寸一尺地在西藏的大地上延伸。

期间,除了修路,作为《战线报》的记者,徐稀星白天采访好人好事,夜里就在马灯和烛光下编写刻印。第二天一大早,一份份交流筑路经验、表扬好人好事的油印小报被送往各个工地,成为了推动筑路工作、鼓舞部队土气的动力源泉。

年10月,在修通达马拉公路之后,徐稀星又随着部队继续向拉萨进军。年2月,以十八军机关为基础组建的西藏军区正式成立,第十八军番号随后撤销。

情系桑梓心系常山

徐稀星关心家乡发展

“当时,常山本地有60多人加入了十八军五十二师。”说起一起参军的老乡,徐稀星红了眼眶,“大家进藏以后就扎根藏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奉献了一辈子。到我们60周年聚会时,只剩下了11个人。”

离休后,虽然身在成都,但徐稀星的一整颗心都系在家乡,每隔两三年都要回家乡常山住一段时间。“常山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他说,八几年的时候回家,要坐27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衢州,再从衢州坐公交车回常。现在交通方便多了,半天时间就可以从成都到老家,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徐老的大儿子告诉我们,父亲在电视上看见央视《远方的家》节目播出常山的贡面、胡柚等,都会激动得恨不得告诉身边所有人,这是他的家乡。思乡之情,殷殷可见。前几年,徐老还将青石老家的两层旧房子翻新成了四层新楼房。今年,听说桥亭要通自来水了,更是二话不说,主动捐款4.5万元,“年轻的时候没为家乡做什么贡献,现在能帮一点是一点。”徐稀星真诚地说。

徐老(前排左一)及大儿子(后排中)与记者一行合影

采访手记

徐老的一生,颇多苦难。然而他却始终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不仅在工作中一直保留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西藏精神,而且在生活中处处为他人着想,用朴实纯粹、甘于奉献书写了精彩人生,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